摘要: 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南,又称榕桥。建于宋元丰五年至八年(1082~1085),清代水毁一墩,民国十七年(1928)、1988年均有重修。十三墩十四孔平梁石桥,跨于可溪上,东西走向。全长约100米、 宽1.74米、净跨4~6米、离水面高约3.6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霞拔乡福长村,建于清康熙年间。2024年被信众拆除,原址整体新建并扩大规模。[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霞拔乡,建于清代中期。2023年被信众全部拆除,原址整体新建。[阅读全文:]
摘要: 翁正春故居俗称“状元府”,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状元街9号(一说6号),后靠洪塘中心小学。主体官厅位于上坡之上,为明代建筑,朝向东南。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前有庭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洲文通弄17号,为英国圣公会福建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924年改建,1927年竣工,为单层砖木结构、维多利亚哥特式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中平路172号,为清光绪年间“武状元”黄培松祖居,原为黄培松父亲开办的“泉泰茶行”。[阅读全文:]
摘要: 中平路186号为晚清民国时期民居,为台江地区典型的二层回廊,主座正厅单层之民居,外观西洋式。据说本来也是黄培松府第一部分。外观(拍摄:红衣棒糖人/2013.8)从主座看二层走马廊(拍摄:红衣棒糖人/20[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上三路8号,原为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创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1908年美国女布道会创办“华英女子学堂”,1916年改称“华南女子大学”;192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收回教育权后,1928年改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该学院系由三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带有面积较大的花园,分别为马莲彭学院(Marian Payne Hall,中间主楼,俗称彭氏楼,现名胜利楼,建于1911-1914年)、谷莲堂宿舍(Granson Hall,西侧楼,俗称谷氏楼,现名和平楼,建于1911-1914年)、程吕底亚宿舍(Lydia A.Trimble Hall,东侧楼,俗称程氏楼,现名民主楼,建于1922-1925年),由美国建筑师毕齐(Wilfred W. Beach)设计。其中马莲彭学院在1941年失火烧塌,抗战胜利后由海内外校友及教会人士捐资修复,遂成今貌。1951年由政府接管,同年与福建协和大学、私立福建学院等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改称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称福建师范大学。本建筑先后为师大化学系、校部、海外教育学院等使用。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