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官厅池与船政衙门同时建成于同治六年(1867年),位于原船政衙门前,呈长方形,总面积700平方米,驳岸用花岗石砌筑,四周石柱栏杆围绕。官厅池历经损毁,并于文革时期被填埋,池四周石栏多已损毁,驳岸部分也已倒塌。2006年修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社区光禄坊58号光禄坊北侧。许厝里为我市最早的古民居之一,用材较大。建筑造型古朴,整个梁架结构与明晚期、清时期的完全不同,主要采用斗拱式组成的垛支撑整个建筑,中采用虎头拱,减柱造扛梁厅。有较高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光禄坊,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4500平米,为市区最大的一姓住宅。清道光间刘齐衢购得改建,此后一直为“电光刘”家族居住。2013年作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大光里,建于清乾隆间,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二进: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第二进为倒朝三间排。[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松门1号福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砂石出口有限公司松门作业区松门煤码头。一说长乐大屿岛为圆山水寨,实为误认。[阅读全文:]
摘要: 又名永潮寨,位于永泰县白云乡。2024年,除外围石墙,木构建筑被村民拆除,原址整体新建。[阅读全文:]
摘要: 三通桥原跨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以西的新桥仔河(现已改建为地下暗沟),建于清嘉庆十一年(西元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长36.70米,宽3.10米,跨长30米,桥梁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阅读全文:]
摘要: 三通桥原跨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以西的新桥仔河(现已改建为地下暗沟),建于清嘉庆十一年(西元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长36.70米,宽3.10米,跨长30米,桥梁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