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督教施埔堂,原名真学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福州建造的一座重要教堂,由包尔腾牧师建于1883年,位于今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旁的学生街。为两层回廊式建筑,周围有甲乙丙丁戊五大建筑群,占地十四亩多。[阅读全文:]
摘要: 施埕反帝大同盟旧址原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街道施埕社区施埔路4号,1933年中共福州市委把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施埔将军庙作为“反帝大同盟”据点,进行抗日救国活动。1935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同志组织抗日肃劣会,这里是进行秘密活动的据点。原庙为土木结构,占地约150平方米。由戏台、大殿、后院三部分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13.15米。单檐悬山顶占地149平方米。1985年重修后改作老人馆。近期再次重修,位置略有移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双杭街道星安桥星河巷8号。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厅堂为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周以封火墙。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保存较好,具有比较浓厚的闽南建筑风格。[阅读全文:]
摘要: 真神堂是中国福州第一座新教教堂,也是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差会在东亚的第一座教堂。该堂兴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于同年8月3日建成,比福州天安堂稍早,由麦利和牧师主持建立。遗址位于台江区茶亭街661号。[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澳门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为纪念林则徐的祠堂。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观巷基督教堂,初建时名太平街教堂(Peace Street Church),1916年改名刘公纪念堂(Lau Memorial Church),是美国公理会在福州创建的第二座教堂,也是该会闽北教区以及1927年以后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15号,由美国传教士麦利和(Robert Samuel Maclay )主持修建,清咸丰六年(1856)10月18日落成、举行献堂仪式;“以世人争趋名利,不求天锡之安,故取基督劳苦负重就我,我锡尔安之意以启之”,麦利和为之定名为“天安堂”,英文名Church of Heavenly Peace。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治基牧师筹集银两万元将该堂扩为千人大教堂,并在此纪念美以美会传入福州50周年。1988年,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天安堂被教会自行拆除,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筑。1999年10月30日举行献堂典礼。新堂面积达2300平方米,可容纳1500人聚会。[阅读全文:]
摘要: 西门天主堂,又名定远桥天主堂、若瑟堂。建于1900年,起初是一位教友献出的三进平房。1915年,教会出资将平房重建为一座半西式两层楼房,该楼毁于1948年6月的特大洪水。半年后,又在原址建起一座木构教堂与一座砖构神父楼,其中教堂毁于“文革”,神父楼则在1997年第三次重建中被拆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