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本体类型 >> 建筑

该分类下有1997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义序水陆尊王庙
编辑:4次 | 浏览:1078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8-09 23:14

摘要: 义序水陆尊王庙位于仓山区盖山镇浦口村神富前路1号,始建于明嘉靖41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北偏东5度。由戏台、看台、大厅构成,前有照壁。进门处的两个精美石抱鼓及两边封火墙、大厅柱础为原建筑遗物,20世纪80年代重修。正殿大梁上留有“嘉靖四十年重修”字样。庙为木结构,保留部分明代柱础,大殿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庙祀水、陆二神和水流法师(称三尊王),配祀临水夫人、福德正神,左右墙面绘有36婆彩画。庙曾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庚戍年(1790)、道光七年(1827)重修,2000年民间集资重修,将木柱改为石柱。[阅读全文:]

洪塘翁正春故居
编辑:8次 | 浏览:3522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23:48

摘要: 翁正春故居俗称“状元府”,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状元街9号(一说6号),后靠洪塘中心小学。主体官厅位于上坡之上,为明代建筑,朝向东南。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前有庭院。[阅读全文:]

朱紫坊方氏民居
编辑:2次 | 浏览:2265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00:12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河沿东端,建于清初,嘉庆、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三进,大门前面有照墙立于河沿,大门口是“明三暗五”门头房。入石框大门,三面环廊,廊下有天井,第一进厅堂[阅读全文:]

渣打银行
编辑:9次 | 浏览:10753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2-13 16:25

摘要: 本建筑为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职工宿舍,建于1876年至1890年间,为受维多利亚风格影响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东、北两立面为形式各不相同的外廊,南立面(正立面)中间有一座二层通高的半六边形凸窗,完全不同于典型的四面外通廊平面。[阅读全文:]

德发京果店
编辑:5次 | 浏览:2782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29 10:52

摘要: “德发”京果行是清末及民国时期,双杭区域规模最大的京果行,创立者徐氏为双杭区域影响最大的商帮——兴化帮一员。建筑坐北朝南,是正中三层,右左两层,六扇五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前店后栈,颇具规模。旧行址[阅读全文:]

寿田庐
编辑:10次 | 浏览:2042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3-24 12:3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岭后路(原岭后街53号、岭后街28号),为岭后片区的历史建筑拆迁后的唯一剩余。该屋系曾任英华中学校长的陈芝美家族的祖居。取先祖陈文畴(陈芝美之父)名字中的“畴”字、拆开而得“寿田”。据陈寿祥(陈芝美之子)回忆,建屋资金主要来源于在北京的陈家长女陈芝英。1950年开始,寿田庐租予福建师院(现福建师范大学)作为教工宿舍使用。后为某文化传播公司租用。现改造为售卖书籍、咖啡、餐食、文创品的复合空间。[阅读全文:]

藤峰可园(公园路13号)
编辑:10次 | 浏览:26978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05-28 22:43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13号军区集资房院内,原也是藤峰可园院落的一部分,建设时间较公园路15号早。现存“藤峰可园”古井及残碑,古井一面篆有“藤峰可园”字样,另一面为“光绪甲辰年造”(1904)。据居民回忆,该处原是一座近代西洋式建筑,与公园路15号相似。[阅读全文:]

洋头口西洋建筑
编辑:20次 | 浏览:3340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30 10:03

摘要: 位于工业路4号的这座已经拆除的西洋建筑,是洋头口最后拆除的历史建筑,身世至今不明。建筑为福州典型的近代建筑,有八角楼。据年长者回忆,曾为银号。[阅读全文:]

象山里4号
编辑:5次 | 浏览:42592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5-29 03:28

摘要: 位于仓山区象山里4号,原名“象山里”,约建于1920-1930年。包括两幢近代西式建筑,分别为象山里4-1至4-8号(八间排)及象山里4-9号(独栋)。主建筑(象山里4-1号 - 象山里4-8号)为坐西朝东的联排式建筑,8开间,单户单梯,大部分为华侨所有。在入口南侧另有一带独立庭院的小洋房(象山里4-9号),由陈氏家族居住。原主人张开文,福清籍印尼华侨富商、在福州开办云章百货,居仓前山陶园大院。[阅读全文:]

球场后礼拜堂
编辑:2次 | 浏览:1279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5 19:0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对湖路马厂街12号,其前身为陶园十二间排聚会所。民国十二年(1923)王载、倪柝声等人租用十二间排其中部分讲道、聚会,此处遂成为中国第一个地方教会——福州教会的第一个会所。1924年,王载接受上海宣道会守真堂美国传教士伍柏莱之建议,准备接受按立作牧师,以便利他出外复兴布道。而倪柝声坚定的反对宗派,反对牧师制度。并且王载热衷于出外复兴布道,而倪柝声的兴趣在于建造地方教会,对出外布道较冷淡,福州聚会处因此分裂。倪柝声离开福州,以上海为中心,在中国及南洋各地建立地方教会,王载多数时间出外布道,福州十二间排聚会所由王连俊(约翰)负责,后1936年迁至球场后信徒家中(即马厂街爱庐、现对湖街道办事处位置),改称“基督徒聚会所”;1955年华侨邱少陵将马厂街私房献给教会,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由张启珍负责。1966年文革中关闭。现改名“马厂街基督教堂”重新开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