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万春社区塔亭路71-1号,建于民国时期。临街,占地面积257平方米。砖木结构,西式三层楼房,最右侧一排房屋都有走廊。高9.5米,长13米,宽20米,原主人为新懋安老板郑旭苍。由于塔亭路西连麦园路、乐群路,距使馆区很近,民国时期这里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街。早期的脱胎漆器企业多在塔亭路一带开设店铺,如著名的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新懋安脱胎漆器店亦是其中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梅坞社区佛寺巷54-60号,建于民国初期。建筑主体西偏南45度,占地面积34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双层西式楼房,殖民地外廊式风格。建筑高7.8米,面阔五间(19米),进深13米。下层前部为拱门长廊。廊前有院子。原有主人不详,现为陈氏所有。1990年代,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曾经在此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晓庐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朱厝庵弄9号,又名朱厝庵,占地362平方米。悬山顶,穿斗架。大门开于左隅。门上有单坡门罩和石门匾。由天井、厢房、正座等组成。正座面阔三间带左右两披榭,进深十三檩用五柱。前部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建筑门面及窗花上刻有花草等木雕,是做法较为特别的清代民居。[阅读全文:]
摘要: 南星澡堂是福州最老、最著名的澡堂之一,位于大桥头,是“台江汛”建筑群的一部分。1932年10月建成,抗日战争后重建。建筑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临江的“南星澡堂”和位于江一路2号的“南星澡堂旅社”。2008年南星澡堂被地块所有者聚春园集团拆除,改建为高层“南星商城”。[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94号,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风格朴素的红砖近代建筑,是“青商学校”(福州商业专科学校的前身)校务主任、代校长陈植的私宅,同时也是福州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林缉西先生的故居。据房主、陈植先生的后人介绍,建筑所用地皮购置于1926年,建筑于1929年建成。建筑占地530平方米,西式三层楼房、歇山顶,高12米、长17米、宽12米,建筑周围有砖墙围合的庭院,大门开于南墙左侧。[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池后弄33号,建于1925-1935年间。与福庐、仁庐隔路对望,为青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洋式建筑,占地面积179平方米。建筑入口有带有柱式的门楼,除此之外总体风格朴素,立面窗全部做平拱,屋檐直接挑板,檐口不设叠涩线脚。从建筑风格推测,可能早期是美籍教会人士的住宅。现作为福州高级中学教师住宅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万春社区的塔亭路49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洋门脸”式建筑,建于民国初期。建筑临街,东偏北10度,占地面积58平方米;楼共三层,总高9.6米,长8米,宽8米。大门和窗户为砖砌拱顶,灰砖墙上有女墙一围。一楼临街店面原开设“郑聚发寿板店”(棺木店),现为郑氏后人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上藤路69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院落。据住民回忆,原为一印刷业商人所建。民国三十六年2月(1947年),国民政府接办的台湾银行将办事处设于此。[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市工人文化宫文艺馆(文体综合馆)是1954年建设的工人文化宫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苏式古典主义风格。2009年拆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