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所属分类  >  中华民国(1912 - 1949)    《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收录建筑    鼓楼区    东街街道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规划收录建筑    宗教信仰建筑    已经整体新建的    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原址新建   
[3] 评论[0] 编辑

基督教尚友堂(花巷堂)(含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

目录

一、建筑名称:尚友堂(含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编辑本段

以“社交堂会”之意,名为“尚友堂”。教堂西侧院落为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1993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本体则为“三普”文物,并列入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本处原为清末任琉球册封使赵新(字又铭)太史府,有三进;辛亥革命时期,福建革命军司令部亦设立于此。民国四年为美以美会购得,传教士艾迪博士在此建堂,为砖木结构的教堂,堂成,以“社交堂会”之意,名为“尚友堂”。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最初,尚友堂办有进德学校,从事教学,为鹤岭英华书院的预备班,后又改为进德女中,并办幼儿园,目的在于扩大基督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直到抗战中以后才停止办学。

福州厝

  1938年,尚友堂改建为石构教堂,由协和建筑部建筑师林缉西设计。

林轶南

三、建筑衍变:编辑本段

  抗日战争中,进德女中停办。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在尚友堂旁创建私立进德幼儿园。

FZCUO.COM

  1949年10月后,原私立进德幼儿园脱离教会,由政府接办,改名“福州市第一托儿所”。原属教会的赵府部分建筑也被登记为“福州市第一托儿所”资产。1954年,“福州市第一托儿所”更名为“福州市花巷幼儿园”,仍设在原位置。

林轶南

  “文化大革命”中,所有教堂停止活动。 林轶南

  1979改名“基督教花巷堂”重新开放,成为全国第一个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1994年统计,在本堂活动的原卫理公会背景的信徒有3000人,原真耶稣教会、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原基督徒聚会处的信徒也都在1000人以上。2010年后,聚会人数超过一万,居福州各教堂之首。花巷堂的每个主日聚会达4000人(分两个场次);每个周末晚上的大型敬拜赞美吸引着近2000人的信徒和慕道友;宣教刊物《百合花》影响至国内外;教会组织的探访伤残、照料孤寡、扶贫救灾、维护社区等事工不断扩大。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92年,位于尚友堂旁的赵新旧居剩余部分建筑,包括花巷幼儿园曾经使用过的部分,被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名称为“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

福州老建筑

  2000年以后,福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鉴于信教队伍日渐扩大,花巷教堂已难以完全容纳前来参加宗教活动的信徒,宗教活动常常要分批轮流进行。为扩建教堂,教会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原属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已作为花巷幼儿园资产被政府接收的赵新故居遗留建筑归还教会。2003年10月,有关部门将花巷幼儿园迁往宫巷,原属“花巷幼儿园”的房屋产权被移交给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福州厝

  2005年,教堂方面商请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将原“花巷幼儿园”房屋鉴定为D级危房,随即向福州市文物局申请整体拆除重建,没有得到批准。2006年,教堂方面再次商请福州市危险房屋鉴定站作危房鉴定,并继续申请拆除重建。2006年12月15日,福建省文物局下达《关于花巷教堂范围内建设教堂综合楼涉及文物保护的批复》(闽文物字[2006]250号),要求不宜拆除花巷3号改建为现代建筑,同时,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应依法对古建筑进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修缮后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2011年鼓楼区文体局也发文,认为不应拆除花巷3号建筑。

福老建州筑

  2013年7月2日,在未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教会将位于教堂旁边,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名称: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的赵新故居剩余建筑拆毁。该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本地媒体也做了连续报导,但不知为何,该事件的报导在持续两天后突然停止。 福州厝

  2013年7月31日、8月2日、8月5日、8月6日,福州花巷基督教堂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对其拆除行为进行辩解,表示“我堂的侧堂(原花巷幼儿园)在2006年被鉴定为D级危屋”并附检测报告图;展示福州市政府1992年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地址为“花巷2号”,及鼓楼区地名委证明1992年原花巷2号改为现花巷16号是邮电食堂,原花巷3号改为现花巷7号即花巷教堂并附花巷门牌明细表。还出具了自称原福州市规划院院长史期锋撰写的《福建革命军旧址在何处的探讨》,认为花巷路口新华书店宿舍作为旧址剩余部分最为合理。图片见后。 FZCUO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尚友堂位于南街花巷内,是一座带有部分哥特建筑风格的教堂。教堂用花岗岩砌筑,大厅东西向,长约26米,两层通高,立面五个半开间,其中五个开间开设竖长窗,哥特式尖券,长窗中部设短隔墙;大厅东端突出一开间圣坛,高宽度均小于大厅;大厅南侧西端有方形钟楼一座,高约五层,顶层收缩并带有尖顶,上膸十字架;南面东侧突出三开间小厅一座,高度仅有大厅一半。除钟楼外,建筑采用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面,山面做硬山处理。圣坛南面有后加的一小间平屋顶小房间。 FZCUO

【1992】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92年的花巷(拍摄:celespace)1992年的花巷(拍摄:celespace)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1992年的花巷(拍摄:celespace)1992年的花巷(拍摄:celespace)

  FZCUO.COM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COM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11】 FZCUO.COM

立足花巷朝西北望教堂(来自:GnuDoyng)立足花巷朝西北望教堂(拍摄:GnuDoyng)
自东街口邮电大楼向南俯瞰(来自:GnuDoyng)自东街口电信大楼向南俯瞰(拍摄:GnuDoyng)
自教堂入口向东看 (来自:红衣棒糖人)自教堂入口向东看 (拍摄:红衣棒糖人/2011年7月)
西北侧两层洋楼(来自:红衣棒糖人)西北侧两层洋楼(拍摄:红衣棒糖人/2011年7月)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厝

【2013】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微博网友提供的被拆建筑之前照片微博网友提供的花巷3号原花巷幼儿园拆除之前照片
2013年7月17日所摄花巷堂区域俯瞰,其时花巷3号原花巷幼儿园已经拆除(提供:习习)2013年7月17日所摄花巷堂区域俯瞰,其时花巷3号原花巷幼儿园已经拆除(提供:习习)

福州厝


福州老建筑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


FZCUO

 

FZCUO

五、基本数据:编辑本段

【所在位置】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北路(南街)花巷7号
【建筑名称】尚友堂(Institutional Church)
【建筑质式】石木结构

福老建州筑


【建筑质量】基本完好
【建筑年代】1938年 
【性质功能】宗教
【建筑形式】折衷主义
【建筑作者】协和建筑部,建筑师为林缉西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建筑规模】长31米,宽20米,基底面积551方米,单层,钟楼五层
【建筑环境】西北侧有两层白色小楼一座,现为教会使用;北侧尚存中式平房一座。南临花巷。
【所有单位】基督教卫理公会福州年议会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当前所有】福州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使用情况】原卫理公会、原真耶稣教会、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原基督徒聚会处共同使用
【价值评估】旧城内最重要的新教教堂,卫理公会传教中心。 FZCUO

福州厝

六、相关资料编辑本段

1、砂拉越卫理公会报:福州基督教花巷尚友堂855期

林键(于福州当地从事近代历史研究)

福老建州筑

  中国福州花巷尚友堂(Institutional Church)座落于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花巷7号(原二号、三号),系原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福州教区的一个堂点。今改名为“福州基督教花巷堂”,是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与福州市基督教协会驻地。 福州老建筑

一、美以美会入华的历史背景 福老建州筑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福州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五个口岸之一。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9月6日,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属美国卫理宗,1939年5月10日监理会、美以美会与美普会驻华各个差会在上海合并,始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的第一批传教士柯林(Rev.Judson Dwight Collins)与怀特(Rev.Moses C.White)夫妇,乘坐“赫伯尔(Heber)”号邮轮抵达福州府,揭开美以美会在中国的福传序幕。第二年年仅23岁的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博士(Rev.Robert Samuel Maclay,1824—1907年)来到福州宣教。他以卓越的学识为美以美会在福州地区乃至整个东亚的传播工作发挥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林轶南

  清咸丰六年(1856)7月3日和10月18日,麦利和牧师先后主持福州建成茶亭真神堂和仓山天安堂。茶亭“真神堂”为美以美会在东亚的第一布道所,仓山“天安堂”为美以美会在东亚第二座教堂。清咸丰七年(1857)6月14日麦利和牧师在天安堂为福州城内虎节路开设天泰染坊老板陈安(长乐人,时47岁)举行洗礼入会仪式。陈安成为美以美会第一位华人信徒。清咸丰十一年(1861)麦利和著《生活在中国人中间》(Life among the Chinese)一书,以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向西方介绍福州当地的风土人情。清同治五年(1866)美以美会传播至延平(今南平),次年传播至江西九江。清同治七年(1868)6月30日福州开会派麦利和与刘海澜博士(Rev.Hiram Harrison Lowry 1843—1924年)赴北京宣教。此为美以美会传入北京之始。北京布道区曾一度隶属于福州教区,而后该布道区扩展成为华北年议会。清同治十三年(1870)麦利和主持编印成《榕腔注音字典》(An Alphabet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Foochow Dialect)。该字典第一次对福州方言的发音规律作了系统的总结,为西教士学习福州话提供了高效的教材。1871年麦利和往日本宣教,1883年在日本东京设立英日书院,为美以美会传入日本之始。(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404页。)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第二次鸦片战争议和以后,基督教各差会在内地传教活动逐渐扩展到内陆。清同治四年(1865)在闽六大差会协议划分传教范围。大体上,闽南为归正会、长老会、伦敦会的传教范围;闽北则属美部会、美以美会、圣公会的传教范围。协议每公会得在传教范围内,专务布道,以一事工。在各大的传教范围之内,各差会之间又划分了各自的传教范围。此后美以美会由福州扩展到福清、闽侯、闽清、延平(今南平)、莆田等地。以后形成福州年议会、延平年议会、兴化年议会。

福州老建筑

  清同治五年(1866),驻大清帝国第一届美以美布道年会在福州召开。清同治八年(1869),美以美会金斯理会督(Bishop Calvin Kingsley)访华来福州主持年议会,将在华教会分为福州、九江、北京3个教区。当时金斯理会督除了按立麦利和牧师(Rev.R.S.Maclay)为会督之外,还亲手按立福州美以美会会友:许播美、许扬美、许承美(三兄弟均为闽清籍 - 注:原作者此处有误,三兄弟为兴化籍)以及谢锡恩、林振珍(原名:林式棳)、李有美、叶英官(原名:叶文英)为七位执事,誉为七盏灯台。此即说明美以美会当初及注重培养华人骨干。(福州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小组:《基督教在福州布道办学和开设医院记略》,载《福州政协文史资料》第七册,1987年12月,第191页。)(福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第八册,方志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晚清美以美会始终以福州仓山为中心办学设医。美以美会在仓山创办的著名机构有:“毓英女中(Uk Ing Girls' School 1859)”、美华书局(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 Press 1862)、“福音书院(美以美会神学院 1872)”、“鹤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1881)”、“马高爱医院(Magaw Memorial Hospital 1900)”、“福州女子神学院(Foochow Women’s Biblical Institute 1928)”。城内也设立一些布道所,如:同治年间的东街拱星铺“福音堂”等,但是始终以仓山作为根据地。(孙修福:《近代中国华洋机构译名大全》,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福老建州筑

  至今仍保存于山的“真神堂石碑”记载:“真神堂之设也保美国牧师麦君利和于道光廿七年来闽布道至咸丰六年在闽南台茶亭首构圣堂名曰真神堂越年陈安首先信道许君播美等次之麦君利和主席此堂五载进教者十八许君播美两任七载进教十七许君扬美四载进教者六李君有美三任七载进教者五林君明山一载许君承美三任六载进教者四黄君涌泉二载进教者一谢君锡恩两任二载进教者五谢君亨韬两任三载进教者四许君则翰二载进教者三蒋君德良三载进教二十林君仕璜一载进教者十三叶君文英六载进教者十五李君仲明二载进教者七余现忝任四载进教者五十二考此堂乃美以美立会于东亚之始也迄今五十五载历任牧师十有五人恐其义不得而知故志之以为考古者鉴”落款:“宣统二年九月循环司钟德明志”。据真神堂石碑统计,由1856年到1910年,前后共55载,历任牧师15人,加入美以美会的会友达170位。(林键:《福州真神堂石碑》,载《福州晚报》2007年5月12日21版。) 福州厝

二、美以美会发起创设花巷尚友堂

FZCUO.COM

  民国三年(1914)年底,著名的布道家北美基督教协会亚洲部干事、美国青年会干事艾迪博士(Mr.George S.Eddy)来福州演讲,受到福州教会知识阶层的热烈欢迎。艾迪博士曾先后9次来华(1907年、1910年、1913年、1914年、1918年、1922年、1929年、1931年、1934年)。对于艾迪博士在中国演讲盛况,王治心(王树声,1881—1968,著名基督教学者)曾这样描述:“当1913年美国布道家穆德与艾迪游行远东布道,先在日本与印度演讲,后来到了中国,在十四处大城开布道会与科学演讲会,听讲者有十三万七千五百七十九人之多,立志研究圣经者有七千○五十七人。次年艾迪又重来中国,在十二大城市布道,听讲者有十二万一千七百三十人,签名入查经班者七千余人。”穆德和艾迪的演讲影响了当时中国很多知识分子,以至于他们最后成为基督徒。(李韦:《吴雷川的基督教处境化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28页。) 福州厝

  当时福州基督教三个宗派(美以美会、圣公会、美部会)在城内尚无大教堂可容纳大批听众,只好借东街口三牧坊浙江会馆举办演讲会,台下座无虚席。会议由余兴礼牧师主持,参加会议的知名人士主要有:黄贞仁(闽清人,保定巷集贤堂牧师)、丁大梁、郭次曼(其父是闽侯县知事)、王彦君(清末状元王仁堪长子)、刘步溪(清廷盐运使刘广康之子)等。参加会议的西教士主要有:黄安素(Ralph A. Ward,1882-1958年,后任华东区会会督,香港、台湾两地卫理公会的奠基人)、高智(John W. Gowdy,1869-1963年,时任福州鹤龄英华书院主理,后任福建协和大学校长、福建会督)、葛惠良(Cartwright, Frank Thomas,1884—1964年,美国美以美会海外布道会远东差会总干事)。艾迪博士的演讲内容使得中国基督徒相信社会福音思想不仅是本于《圣经》,符合中国传统,更是世界进化潮流的趋势。艾迪博士还对福州教会提出:按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应争取社会名流参加教会、藉以扩大教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并认为要适应这个发展的情况,需要在城区创办一个堂会。福州美以美会领袖一致赞同这个建议。(严子祺:《花巷堂概况》,载福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编《福州基督教文史资料选辑》,1987年8月,第56页。) FZCUO.COM

  福州美以美会继即酝酿筹划觅地建堂事宜。不久鹤龄英华书院高智校长由家住城内的学生曾肇祺告知城内花巷前清官员、曾任琉球王“兆新”的贵族王府正要出售。教会以两万银元的价格买下位于花巷王府宅第。民国四年(1915)初,福州美以美会年议会公推余兴礼牧师主持购地建堂之事。王府时有左、中、右三座各三进,共九落,中座第一进改建为教堂,以此作为美以美会在福州城内最大的教堂,命曰“尚友堂”。1915年9月5日,尚友堂内举行了第一次新教徒洗礼入教仪式。其中有前文提到的知名人士:郭次曼、王彦君。 福州厝

  王彦君是清朝遗老、末科状元王仁堪的长子。据传,他自“奉教”(福州方言,指信奉基督教)以后,十分虔诚热心。他除了自己来参加尚友堂礼拜之外,每周还经常向亲族讲道,传播基督教信仰。一日三餐之前,他必用基督教礼仪祷文谢饭。这样一来,他的作为完全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格格不入,屡遭封建思想的家族反对。最后亲族还是在王彦君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反对的人逐渐减少,居然有些亲族也跟随“奉教”。此外,他还请其父亲王仁堪亲笔为教堂题写了“基督教尚友堂”的堂名。在旧社会里士绅知识阶层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如同风向标。连清末状元都对基督教表示赞誉还题写堂名,这使得尚友堂在民间赢得更大影响。 福州厝

  花巷尚友堂创立之初主任牧师是余兴礼牧师,以后相继担任花巷尚友堂主任牧师的有:许则周、王淦和、陈鸿沂、陈文渊(陈元龙,留学美国以后任华西区会会督)、许荣藩、谢东楼、郑又新、刘扬芬(留学美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教堂重新开放,先后担任过堂会主任的有刘扬芬牧师、薛平西主教、郑玉桂牧师、邹天欢牧师、林伯和牧师、黄钟藩牧师。现任堂会主任为陈立福牧师。(严子祺:《福州基督教一些堂会的情况》,载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编》第五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林轶南

三、花巷尚友堂的建筑特色与神学含义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许荣藩牧师主持将花巷尚友堂改建为石混结构的教堂,即是今日之教堂样式。中座第二进后改建为砖木结构的牧师屋。院子里有花厅、鱼池、假山等,环境典雅清幽。教堂范围土地面积4546.8平方米。

福老建州筑

  教堂座东朝西,建筑面积达707.16平方米。尚友堂基本为单塔哥特式建筑风格,屋面采用了中式营造方式。通体以花岗石叠砌而成。教堂两侧墙面各开5扇十字交叉镂空哥特式窗户。窗户的间隙砌出壁阶,向上逐层减收,使建筑墙壁更加牢固。教堂正立面南侧设3层高约16米的堡垒式平顶钟楼(与上海原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总堂“慕尔堂”以及福州美以美会鹤龄英华书院礼拜堂“Nind-Lacy Memorial Chapel”之堡垒式平顶钟楼一样)。尚友堂钟楼第2、3层的四侧各设一扇哥特式开窗。今尚存教堂钟楼之钟,为1950年刘扬芬牧师主持,依照天安堂铜钟样式铸造。钟体上阳铸有“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福州尚友堂一九五零年造”16字。另有落款:“大中厂制造住南台中共路”11字。教堂南侧另增设侧堂,与主堂空间接为一体。尚友堂山墙顶部都采用了近似于巴洛克式的半圆形状,瓦面又采用了中式的营造方式。这样式在宁波江南等地近代建筑上较为多见。尚友堂建筑风格可谓中西合璧。

林轶南

  教堂正立面与南京市莫愁路基督教堂极为相似。正立面山墙上开一巨大哥特式窗户,下开一扇入堂门洞。此朝正西方向大门门额上从右至左楷体阳书“基督教尚友堂”6字。油漆朱红木质大门上镶嵌有几何铁花图案。由大埕涉五级台阶穿越门洞,即来到教堂门厅。门厅北侧有楼梯通往二楼礼拜席,南侧开一扇小门通往大埕。穿越门厅进入礼拜大厅主甬道,两边是会众席位。加上二楼会众席,使整个教堂大约能容纳2000人同时参加礼拜。原来会众席位每张椅子都有可翻转的跪垫。主日崇拜时,唱诗班由主甬道进入教堂,身穿黑色圣袍神职随后。唱诗班第一人高举十字圣架庄严引导唱诗班列队,以肢体语言表达会众靠着独一无二的中保圣子基督的十架救恩,来到上帝面前崇拜。 FZCUO

  主甬道尽头是教堂的圣坛。圣坛右侧在会众席内隔离一空间作为唱诗班席。圣坛内有“圣所”与“至圣所”之别。圣所与会众席位之间有弧形环绕高约半米的围栏。圣所围栏外朝会众一侧设立祷告跪垫。围栏两头各有台阶通往最高的至圣所。至圣所面向会众席正前方为讲台。旧讲台尚存,有雕刻精美的哥特式花纹。讲台左右墙壁各开一扇窗户。讲台背正后方靠墙即是祭台。祭台两侧各设一张牧师椅。牧师椅背靠的山墙面朝会众。祭台正上方还开一扇玫瑰花窗。祭台侧面书写“宜如此行,为纪念我。”祭台上安放一个木质拉丁十字架,两侧摆放花束。每逢教堂内恭行圣餐圣事,即在祭台正中放未酿葡萄汁和无酵饼,上覆白色细麻布。祭台左右燃白烛,以示敬重。白色代表基督的临在。祭台,为整个教堂的中心部位。卫理宗信条认为:圣餐不仅为基督徒彼此相爱之标志,亦纪念基督受死赎罪之圣礼。凡领受者按合宜之方法(跪领),存信心领受,则吃擘开之饼,饮祝谢之杯,即参与基督之圣礼与宝血之表示。

林轶南

  在教堂至圣所下方开凿有一方洗礼池,只在一年一度的复活节为信徒施行洗礼时才打开。教堂内专门设立洗礼池,说明教堂给信徒施行的是浸水礼,即是信徒受此洗礼浸入水中,水必须没过头顶,以表明信徒受洗入教,是完全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道理。卫理宗信条认为:圣洗不仅为承认圣道之表记及基督徒因此与未受洗者有所区别之标记,亦为重生或为新生之印证。幼童领洗,亦不可偏废。(相信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乃圣经之要道——以弗所书4:5)而幼童领洗,成人后需由会督按照《坚振礼文》施行坚振礼,方可领受圣餐。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从以上尚友堂的建筑特征,流露出其作为卫理公会教堂的亚米纽斯主义神学语言——福音性和礼仪的简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从传统的教堂外观看,标准教堂大门一定是朝西,祭坛朝东,教堂平剖面呈拉丁十字形。尚友堂的大门即是朝西,祭坛朝东,说明这里的建筑神学有继承传统。教堂大门朝西表示教会迎接主再来。祭坛朝东表示最神圣的祭坛每天都是第一缕光发出的地方。尚有堂唯独与传统教堂不同的是平剖面不呈标准的拉丁十字形。这表明尚友堂既继承传统建筑神学,又有灵活处境化的一面。其二,传统教堂可看见教会的两大圣礼——洗礼、圣餐礼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堂大门入口一定放置洗礼石盆,在教堂最高处放置最崇高神圣的祭台。在尚友堂里也可以找到这两大圣礼的地位,但是位置与传统有所不同——洗礼池设立在至圣所之下,而非设立于大门口;祭台在至圣所之内。这同样表明尚友堂既继承传统,又有灵活处境化的一面。其三,最能够说明尚友堂卫理宗特征的就是至圣所内讲台的位置。卫理宗出自圣公宗。圣公宗之教堂在圣所前方右边设立升阶(3的倍数)讲道台,圣所左边有鹰形读经台。而卫理宗非常注重福音布道,以至于卫理宗把讲台摆放在至圣所内的正中央。尚友堂至圣所内有祭台、洗礼池、讲道台,说明教会“圣事”与“圣道”并重。总之,尚友堂的内外格局充分显明卫理宗的神学观念。 福老建州筑

  另外,尚友堂位于福州城中心位置,教堂设立之初即成为地标式的建筑。该教堂见证了近代福州基督教文化的发展,是近代福州城发展的时代标点符号。这是整座福州城历史文脉的一个不可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四、教堂附设的机构以及社会活动

福州厝

  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产生社会福音运动,成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30年代西方基督教社会运动的一部分。社会福音派的神学肯定基督教对个人救赎的意义,同时也主张将基督教中的“爱”和“正义”推广到整个社会,建立起符合基督教教义的社会秩序。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新纪元,中国基督教得以更自由地发展。此时通过穆德和艾迪布道家的宣传把社会福音介绍到中国。在中国当时的形式推动下,中国基督教界普遍认同社会福音思想的指导,如1922年5月召开的基督教全国大会,大会最后形成“教会宣言”,宣言中极力提倡建立统一的、中国本色教会,在肯定基督教对个人救赎的意义同时,更试图使中国基督徒注重社会重生。在对中国当时的社会危机状况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基督教不仅是“挽救个人的福音”,更是“挽救社会的福音”。(李韦:《吴雷川的基督教处境化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29—130页。)由此,民国初年中国基督教面向社会创办了许多教育、医疗事业机构,对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福州老建筑

  根据1922年统计,注重社区教堂工作的城市有:北京、济南、南京、南昌、安庆、武汉、苏州、杭州、福州、汕头、广州、开封、长沙、湘潭和成都。这些城市基督教都创办了社区教堂,不但为社区提供礼拜、主日学、祈祷会、周日查经等宗教活动,通常还进行幼儿园、义务学校、高小和初小程度的日校或夜校、英文和商业特别补习班、放电影和幻灯、阅览室和图书室、成年男女俱乐部、男女青少年俱乐部、游戏场活动、体育馆、诊疗所、卫生运动、产业工人生活改善服务等等之类的社区活动。

福老建州筑

  以上提到福州地区基督教创办了“社区教堂”指的就是福州花巷“尚友堂(Institutional Church)”。教堂名称从中英文结合起来就是“为增进社区友谊而设立的社交堂会”的意思。由此便知福州美以美在初设教堂之时,即是为要使“上帝之国度降临于人间”,以传播社会福音为目的,运用推广先进生活模式的方法,促进教会与社会群众友谊交往。尚友堂地处福州城中心位置,同时又是福州卫理公会向周边乡村推广社会福音发挥辐射作用的会堂,所以有时候又称其为“中心会堂(Central Church)”。 福州老建筑

  花巷尚友堂在创设之初,即效仿上海慕尔堂(后成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总堂)办学。尚友堂开办的学校分设男部女部。男部名为“进德学校(Institution Church School)”,学制3年,是鹤龄英华书院的预科班。先后担任男部负责人的有:王淦和、曾肇祺、陈文渊(陈元龙)、龚春芳、王恩如等人。进德学校后改为“进德女中”,地址设于尚友堂左边假山旁的房屋里。兰醒球、周玉鹦、黄逸香等先后担任进德女中校长职务。学校积极争取社会上层人士及富商的子女入学。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陈文渊(陈元龙)牧师赴美留学回国之后,认为按西方经验,要办好社区教堂,就要经常办展览会来加强社交活动。所以自尚友堂建立之后,在该堂里面,也经常举办展览会。(严子祺:《花巷堂概况》,载福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编《福州基督教文史资料选辑》,1987年8月,第58页。)此外,1950年开始刘扬芬牧师主持还在原花巷二号办有一个托儿所、织布厂、与福州协和医院合办社区医药卫生服务所。

福州厝

  根据最新史料发现,福州美以美会尚友堂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规模在国内40个同类社区教堂里排名前7位。民国十一年(192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写的《中华归主》中记载,福州尚友堂还有特殊的社区服务项目:“该堂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婴儿冬季浴室的设备,使母亲们冬天可以把她们的婴儿带来,在一个愉快舒适的环境中为婴儿洗澡。”(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花巷尚友堂落成第二年(1916),位于观巷的中华基督教会(1916年美部会与长老会合并而成)闽中协会“福州格致书院”礼拜堂(刘孟湜牧师纪念堂,今称观巷教堂)也落成,并且安装有美国教会赠送的巨型管风琴。以后大型之音乐会均在“福州格致书院”礼拜堂内举行。而大型的演讲、布道会则在花巷尚友堂内举行。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国基督教协进会由上海选派一些教会领袖来福州花巷尚友堂演讲。其中有陈文渊(陈元龙)、涂羽卿(时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和曾葆荪(曾国藩的孙女)3人。他们在尚友堂对教会信徒作宗教、科学和文化哲学方面的演讲,深受欢迎和好评。

FZCUO

  此时的花巷周围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根据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谢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这样回忆:“一九一二年,我在福州时期,考上了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第一次过起了学校生活。……福州女师的地址,是在城内的花巷,是一所很大的旧家第宅,我记得我们课堂边有一个小池子,池边种着芭蕉。学校里还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池上还有一道石桥,连接在两处亭馆之间。我们的校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之一的方声洞先生的姐姐方君瑛女士。我们的作文老师是林步瀛先生。……”正是因为谢冰心从小开始接受浓厚的教会文化氛围熏陶,她在燕京大学就读期间(约在1921—1922年)正式受洗加入教会,成为一名基督徒。

林轶南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于1950年6月编译成的《卫理公会法规》第二部《本地教会》第十三章《教会与地方社会合作》第25款中说到:“社团生活乃吾人所处社会中合群之因素。教会须指派其牧师,并计划各种秩序以服务全区之各地。较强之中心教堂须与邻近之乡村教堂通力合作,以应此地之需要。此种办法可为依据圣经所付之责任及卫理宗之遗传,所作循环布道,教区布道及团体布道计划之适当基础。”(章文新:《卫理公会法规》,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中年议会办事处出版,1950年6月第1版,第86—87页。)由此可见,社会福音在近代中国基督教发源时即已存在,并随着时代发展始终贯穿近代中国基督教历史。尤其看到卫理宗将社会福音写入该会的纲领法规,足已经说明卫理宗对社会福音的重视。

FZCUO.COM

五、花巷尚友堂遗址见证辛亥革命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首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黄乃裳(1849—1924年,闽清县人,福建著名的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福州美以美会早期会友)与福州革命党人积极筹划福州起义。当年11月8日黄乃裳以英华、培元、福音三书院教务长名义,在仓山家中组织三十余人的炸弹队,待命参加福州起义。次日拂晓,革命党起义部队向驻在福州的清军发动进攻,于山炮兵首先开炮命中将军署。黄乃裳举彩制十八星红旗,由桥南机关部率体育会会员百余人、南台商团团员百余人、学界三十余人,合共三百多人,进驻城内花巷三号总司令部(花巷堂原址上的房屋),后按战斗布署分散到各要冲地点,配合部队作战,大创清军。最终福州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为此,福州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将“福州辛亥革命司令部”(花巷教堂原址)列为福州市第一批革命历史纪念地。 FZCUO.COM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新回顾历史,无疑使这里又增加了历史的分量。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福州花巷教堂内 辛亥革命旧址成废墟

《海峡都市报》2013年7月18日A42版 福州厝

  海峡都市报讯(记者 李熙慧/文 黄孔瑜/图)  昨日,有市民向本报968111报料:位于福州花巷教堂内的一栋清代建筑,不知何时被夷为平地。记者昨日在现场核实了这一情况。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记者了解到,这栋清代建筑在199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保护。记者从鼓楼区文体局获悉,目前已确认该建筑是被人为拆除,但未经有关部门审批。

福州厝

清代建筑化为废墟 FZCUO.COM

  16日晚,市民薛先生途经花巷教堂时,发现教堂内,紧挨着教堂主楼的一栋清代建筑被夷为平地。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这不是辛亥革命史迹吗,怎么被拆了?”他说,去年自己还带着相机,到林觉民故居等辛亥革命史迹作专题拍摄。这里从外观看不起眼,但里面保存得还不错,是一栋清代建筑。昨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紧挨着教堂的一片空地上,已是一片废墟,凌乱地堆放着大量建筑材料、木料、条石等。而从薛先生向记者提供的照片上看,这栋建筑未拆前,屋顶完整,保存完好。

FZCUO.COM

已被拆十几天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记者询问教堂工作人员,对方说,教堂负责人不在福州,这是前几天刮台风刮倒的。记者又前往鼓楼区文体局了解情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几个月前他们就了解到,花巷教堂想把这里拆除,对现有教堂进行扩建。前两天,工作人员在台风后在辖区巡查时,发现房子被拆了。市、区两级文物部门随后组成调查队前往现场,告知教堂工作人员这是文保单位,但对方不承认。最后他们找到了被丢弃在一旁的文物保护石碑,对方才承认。据了解,房子在7月2日就被拆了,但未经有关部门审批。

FZCUO.COM

  “擅自拆除文保建筑,违反了文物法。”这位负责人说,市文物局已责令其停止施工,并将情况上报说明。据悉,省文物局已关注此事,将依法进行处理。

林轶南

□相关链接:革命旧址曾是琉球使府第 FZCUO

  花巷教堂连同这栋辛亥革命旧址,身处福州东街口闹市区,原为清代末任琉球册封使赵新(字又铭)的府第,是三进建筑。1911年11月,福建革命军司令部在此设立。1915年,卫理公会的前身美以美会,买下这处建筑给教会。当时该房屋实有左、中、右三座各三进,共九落。他们把中座第一进改建为教堂。

FZCUO.COM

3、福州文物部门:旧址被拆系教堂所为 

花巷教堂:该建筑已被鉴定为危房 文物部门:文物修缮应报批,不可擅自拆除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海峡都市报》2013年7月19日A39版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福老建州筑

  本报讯 昨日本报A42版刊登了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福建军总指挥部旧址”被擅自拆除一事,引起关注。昨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市、区两级文物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初步确认旧址被拆系花巷教堂所为。

福老建州筑

  采访中,教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曾被鉴定为D级高危房。记者了解到,这栋被拆的清代建筑,产权属花巷教堂。但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文保单位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责任单位,必须对其承担责任。如需修缮,必须上报有关部门,得到审批后才能进行,不能擅自破坏。 林轶南

教堂曾申请拆除未获批准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也了解到,花巷教堂近年来信徒增加,原本的空间已满足不了需求。信徒陈女士告诉记者,平时的活动,常常要分批轮流进行,年末的圣诞节更是爆满。 福州厝

  “我们认为,这里不是革命遗址。”教堂工作人员说,2003年9月,原花巷幼儿园房产(即指这处被拆建筑)纳入教堂管理。因年久失修,房屋出现腐朽、脱落、渗水等现象,教堂在2005年、2006年先后请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和市危险房屋鉴定站现场鉴定,都鉴定为D级高危房。当时向福州市文物局申请整体拆除重建,但文物局认为这里是市级文保单位,没有批准。

FZCUO

专家早已认定此处是辛亥革命旧址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教堂方面否认该建筑是文物,记者前往文物部门求证。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对此,福州市文物局表示,他们曾多次征求省文物局的意见,并分别邀请部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和我省专门研究辛亥革命的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一致认定原花巷幼儿园主建筑为“辛亥革命福建军总指挥部旧址”。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2006年12月15日,省文物局下达《关于花巷教堂范围内建设教堂综合楼涉及文物保护的批复》(闽文物字[2006]250号),要求不宜拆除花巷3号改建为现代建筑,同时,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应依法对古建筑进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修缮后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11年,鼓楼区文体局也发文,认为不应拆除该建筑,应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启动文物修复工作。 FZCUO

  昨日,记者再次向省、市文物局了解该事件的处理动向,被告知事情正在处理中,不方便透露。

FZCUO.COM

□相关链接:擅拆文物最高可罚50万 林轶南

  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针对老旧文物的修缮,《文物法》中有严格规定。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文物的使用人或者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如使用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 福老建州筑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4、福州花巷基督教堂官方:被拆除的非文物,文物另有其处

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的通知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的通知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的通知,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门牌号为花巷2号。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文保的通知,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门牌号为花巷2号。

  福州厝

鼓楼区地名委证明1992年原花巷2号改为现花巷16号是邮电食堂,原花巷3号改为现花巷7号即花巷教堂鼓楼区地名委证明1992年原花巷2号改为现花巷16号是邮电食堂,原花巷3号改为现花巷7号即花巷教堂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花巷旧门牌明细表1花巷旧门牌明细表1

  林轶南

花巷旧门牌明细表2花巷旧门牌明细表2

 

FZCUO

原福州市规划院院长史期锋撰写的《福建革命军旧址在何处的探讨》原福州市规划院院长史期锋撰写的《福建革命军旧址在何处的探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原福建省委办公楼    下一篇 民国福建省政府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