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其他保护身份 >> 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该分类下有25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采峰别墅
编辑:30次 | 浏览:5182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30 10:08

摘要: 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2号,为马来西亚爱国侨领杨鸿斌(1884~1974)的别墅,建于1920年。因别墅位于彩气山南麓,取“采五峰之灵气”,故名。别墅由大门、坊门、照壁、庭院、主体建筑和园林组成,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风格,设开敞式挑廊连通北、东、西三面。2009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美丰银行
编辑:102次 | 浏览:8471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8 21:02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29号弄5号,为烟台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间,该建筑功用屡有变化,明确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宝顺洋行、同珍洋行、汇丰银行、基督教青年会、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美丰银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私立协和大学和福建美丰银行时期。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4米,立面宽七间。原为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二层及屋顶后经改造,增加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味的出檐、翘角,但屋顶仍然有壁炉的烟囱突出。 2013年1月,本建筑以“私立协和大学旧址”名义归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
编辑:32次 | 浏览:72808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27 13:36

摘要: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为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建于1915年,推测为协和建筑部设计。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现已改造,仍名“青年会”,内部多为餐饮、娱乐商铺。[阅读全文:]

泛船浦天主堂
编辑:36次 | 浏览:183228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06 13:48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新民街54号,全名“福州圣多明我主教座堂”,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该堂因位处闽江畔的泛船浦菖蒲墩,故又俗称“泛船浦天主堂”。清同治三年(1864),福州府以泛船浦菖蒲墩4亩田抵偿改为关帝庙的天主教宫巷堂;同治七年(1868),意大利籍李宏治建立天主堂。1884年~1933年,天主教多明我会进入全盛时期,在天主堂北侧菖浦墩购地30亩,建洋楼4座,内设育幼、育婴两院、诊所、隔离病房以及纺织、刺绣、洗染等工场。1933年拆旧堂重新扩建成现今教堂,文革时被工厂占用。1985年收回,并经维修,正式复堂为泛船浦天主教堂.原有砖石、砖木结构楼房5座,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有教堂、办公楼、宿舍等,现存教堂大堂一座,神父楼一座。大堂为十字形哥特式建筑,高33米,建有钟楼、地下室。钟楼顶上有3米高的十字架。神父楼为双层砖木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第一开间向外开两扇拱形窗户。门前有门廊,上为二层露台,走廊设建筑中间。外墙为青砖清水墙。建筑内一、二层地面为木板铺设,隔堵为板条灰刀墙。瓦屋面为四坡顶,2008年因道路建设需要,神父楼整体平移后旋转90度,与大堂平行。现天主堂北侧(临江滨大道)建有下沉式广场。[阅读全文:]

林森公馆
编辑:19次 | 浏览:43073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6-13 19:32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七星巷2号,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的公馆,建于1920年代,为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由江屏藩等福州乡亲筹建。建筑占地380平方米,分为主楼、副楼,副楼每层仅有一个房间。主楼中间大厅、左右厢房,厢房后各有一口水井,并有曲形楼梯。原二楼大厅陈设林森收藏的古董,中间为仿制御座式的座椅,铺以清帝御座用座褥、背垫、坐垫、手垫各一套,均为黄缎面,金线绣九头龙,精致绚丽。座前排一古鼎。厅的两旁有四架玻璃柜,内陈列古董。1949年后,解放军某部一医疗队占用主楼,林森家属迁至副楼居住;1951年,医疗队将副楼也全部占用,林森家属迁至七星巷3号属林为桢的房内居住。医疗队迁出后,公馆归仓山区房管所所有,迁入20多户居民。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
编辑:52次 | 浏览:16091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5 23:28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上三路8号,原为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创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1908年美国女布道会创办“华英女子学堂”,1916年改称“华南女子大学”;192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收回教育权后,1928年改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该学院系由三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带有面积较大的花园,分别为马莲彭学院(Marian Payne Hall,中间主楼,俗称彭氏楼,现名胜利楼,建于1911-1914年)、谷莲堂宿舍(Granson Hall,西侧楼,俗称谷氏楼,现名和平楼,建于1911-1914年)、程吕底亚宿舍(Lydia A.Trimble Hall,东侧楼,俗称程氏楼,现名民主楼,建于1922-1925年),由美国建筑师毕齐(Wilfred W. Beach)设计。其中马莲彭学院在1941年失火烧塌,抗战胜利后由海内外校友及教会人士捐资修复,遂成今貌。1951年由政府接管,同年与福建协和大学、私立福建学院等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改称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称福建师范大学。本建筑先后为师大化学系、校部、海外教育学院等使用。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昭忠祠
编辑:27次 | 浏览:57937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9 20:42

摘要: 位于马尾区马限山下,为祭祀光绪十年中法马江海战中牺牲的中国将士而设立的祠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第二年12月落成。1920年在祠堂西侧增建马江海战烈士墓。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福州中山堂
编辑:18次 | 浏览:51858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5-18 15:52

摘要: 位于鼓楼区中山路23号中山大院内,原为明、清贡院“至公堂”旧址,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福建咨议局大楼。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改名为“中山堂”。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1
编辑:22次 | 浏览:4162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20 22:50

摘要: 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2013年以“祭酒岭近现代建筑”名义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2017年3月被部队拆除。[阅读全文:]

乐群楼
编辑:30次 | 浏览:67369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0 21:3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共25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