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其他保护身份 >> 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该分类下有25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泛船浦天主堂
编辑:35次 | 浏览:178640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06 13:48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新民街54号,全名“福州圣多明我主教座堂”,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该堂因位处闽江畔的泛船浦菖蒲墩,故又俗称“泛船浦天主堂”。清同治三年(1864),福州府以泛船浦菖蒲墩4亩田抵偿改为关帝庙的天主教宫巷堂;同治七年(1868),意大利籍李宏治建立天主堂。1884年~1933年,天主教多明我会进入全盛时期,在天主堂北侧菖浦墩购地30亩,建洋楼4座,内设育幼、育婴两院、诊所、隔离病房以及纺织、刺绣、洗染等工场。1933年拆旧堂重新扩建成现今教堂,文革时被工厂占用。1985年收回,并经维修,正式复堂为泛船浦天主教堂.原有砖石、砖木结构楼房5座,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有教堂、办公楼、宿舍等,现存教堂大堂一座,神父楼一座。大堂为十字形哥特式建筑,高33米,建有钟楼、地下室。钟楼顶上有3米高的十字架。神父楼为双层砖木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第一开间向外开两扇拱形窗户。门前有门廊,上为二层露台,走廊设建筑中间。外墙为青砖清水墙。建筑内一、二层地面为木板铺设,隔堵为板条灰刀墙。瓦屋面为四坡顶,2008年因道路建设需要,神父楼整体平移后旋转90度,与大堂平行。现天主堂北侧(临江滨大道)建有下沉式广场。[阅读全文:]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
编辑:30次 | 浏览:69903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27 13:36

摘要: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为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建于1915年,推测为协和建筑部设计。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现已改造,仍名“青年会”,内部多为餐饮、娱乐商铺。[阅读全文:]

福建船政局轮机厂
编辑:7次 | 浏览:28915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6 13:24

摘要: 轮机分作两厂,中挟合拢机器厂。两厂房各1200m’,长约60m,宽约20m。采用石砌基础,砖砌墙身,基石系本地开采之花岗岩,砖则用闽南砖,由厦门港运出。[阅读全文:]

采峰别墅
编辑:28次 | 浏览:5039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30 10:08

摘要: 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2号,为马来西亚爱国侨领杨鸿斌(1884~1974)的别墅,建于1920年。因别墅位于彩气山南麓,取“采五峰之灵气”,故名。别墅由大门、坊门、照壁、庭院、主体建筑和园林组成,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风格,设开敞式挑廊连通北、东、西三面。2009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船政局钟楼
编辑:7次 | 浏览:40100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6 13:02

摘要: 钟楼,1991  总务处及工务处即办公所,今已不存,估计为单层洋房,类似早期洋行。总务处建有钟楼,置大自鸣钟号钟各一,可能上置大自鸣钟,下悬号钟。钟楼现存。  有资料说该钟楼为30年代建造,这可能从形象[阅读全文:]

槐荫里5号许陈氏医寓
编辑:28次 | 浏览:5074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8 21:55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槐荫里5号,原为“许陈氏女产科”,建于民国时期。主人许陈氏,即陈葵花,陈能捷牧师之女、许文明之妻,产科女医师。其子许世樑为潘有声义兄弟;1936年2月,胡蝶与潘有声婚后回榕,曾居此处。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洋房,带有地下室。据住民回忆,原立面为清水红砖,后经整修而成今貌。1950年左右,为福清籍华侨张珠治先生购得,现为张氏后裔居住。2021年3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长门炮台
编辑:17次 | 浏览:76692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3-17 20:07

摘要: 长门要塞位于长乐市琯头镇长门村,始建于明、完善于清,包括电光山炮台、黄霞寨炮台、礼台、划鳅港炮台、长门寨城及水雷营等,统称“闽口要塞总台部”,统辖闽江口各炮台。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省政府礼堂
编辑:9次 | 浏览:52528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11-26 11:52

摘要: 此处原为闽浙总督署,民国为福建省政府大堂。1952年改建为会堂。[阅读全文:]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2
编辑:0次 | 浏览:9795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1-10 00:53

摘要: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1,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阅读全文:]

福州协和医院
编辑:12次 | 浏览:7276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03 22:43

摘要: 位于鼓楼区新权路29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前身是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英文名为Foochow Christian Union Hospital ,又名Willis F. Pierce Memorial Hospital)。医院由1860年(清咸丰十年)美部会创办的“圣教医院”和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美以美会创办的“马高爱医院”及基督教协和医院合并而成,以福州圣教医院之所在地为协和医院院址,于1935年1月将圣教医院之屋宇拆去,同年10月订立建筑协和医院新校舍之契约。新建大楼由协和建筑部范哲明、林缉西等设计,于1936年6月奠基,1937年8月竣工。因采用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故俗称为“红楼”。协和医院大楼建成时,是当时省内设备最先进的病房大楼,楼内地面分铺混凝土和水磨石两种,并在上面分别铺设木板和石头,防火防滑。楼内拥有当时极为先进的电梯、供水、供电、热水、暖气等设施,初期设病床120张;建筑配备了蒸汽管道,高压用来消毒和洗漱,低压用来取暖,为当时南方唯一有这种取暖功能的建筑。2013年8月,以“协和医院红砖楼”名义,公布为“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阅读全文:]

 共25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