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观井路139号,为福州最早安装和使用电梯的商业大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原为元昌绸缎庄,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由商人郑英祺、林宏发创办。民国十八年(1929年)绸缎庄停业,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罗勉侯购下(或租用)开办“国货第一商场”。后大楼归邮政局所有。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起为邮政储金汇业局。1949年后,一直为邮电系统使用;2005年,在南江滨路修建的过程中被拆毁,余有残墙一堵。拆毁前,为仓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泛船浦海关埕,为日本所设台湾银行在福州的支店(支行)。台湾银行进入福州的早期,租用泛船浦海关埕第1号建筑(后为闽海关新办公楼),后迁至本建筑内,迁移时间不晚于1917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8月18日,台湾银行福州支店关闭,业务迁移至总部。该建筑其后的使用情况不详。[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6月9日,本建筑列入台江区“推荐一般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却并未出现在7月21日公布的关于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中。[阅读全文:]
摘要: 现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265号(福州市图书馆内)。福州第三印刷厂创建于1953年,建筑年代大约在1901年前后。本建筑先后曾为福胜春茶庄工厂、百城印务局、福州第三印刷厂、天成小商品市场。06年因消防[阅读全文:]
摘要: 中平路145号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洋式建筑,现为福州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建筑约建于1935年后,沿中平路一侧立面已刷水泥,其他立面保持原有清水砖墙,整体风格朴素。内部有民国时造的木制螺旋楼梯一座。[阅读全文:]
摘要: 为台江“大桥头台江汛建筑群”的一部分,由著名华侨胡文虎创办于1934年。在江滨大道的建设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俗称“五妹当铺”,由华侨名商陈惟纲创立,始建于1937年前后,座东向西南,二落六扇,土木洋灰瓦顶结构,长30米,宽18米,总面积540平方米。现有建筑建于1938年失火后。[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麦园路、对湖路口(旧称洋墓亭),为著名脱胎漆器店林大美(LING DAI MI)店址。店主林波波,雇佣8人,资本3000元。[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建于1916年,原为台三山座(三山座澡堂南台分店),1918年为博爱医院,1932年为天主教崇真堂(中选堂),1960年为台江医院,2020年被拆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