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中溪村(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始建于宋代,初名灵凤寺,后改名石松寺,明代重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五间并两廊,进深四间并前后廊,歇山顶。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并前后轩廊用六柱,其余为穿斗架梁架。寺内尚存有宋代的法真松碑、石构舍利塔、船形石槽、莲瓣式石盆、抱鼓石、坐禅室摩崖题刻等遗迹。[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发现,2003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显示整个书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高峰书院为宋理学大儒黄榦讲道著书和归隐之所。[阅读全文:]
摘要: 即黄榦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江南竹村。始建于南宋,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墓外观平面呈“风”字形,坐东向西,原为三合土结构,墓碑楷书“宋大儒黄公勉斋墓”,坟前墓埕四层。[阅读全文:]
摘要: 原系南宋爱国忠烈高应松故居,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1999年重修。宅第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达899平方米。土木结构,共三进,前有影壁、门楼,大门门额书“枢密第”。第一进仅存建筑基础,第二、三进完好,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式屋顶。第三进后有花坛一座,传有高应松亲身种植古榕一株。[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溪湄村。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1981年修缮,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墓为三合土构筑,墓台、墓圈和墓埕为石板砌筑,墓台上立墓碑,两边分立狮子柱。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进深6米,面阔4.5米,前有供桌、墓屏。供桌上立墓碑,高1.96米,宽2.8米,上刻:江田清敕赠文林郎二入陈公敕赠大孺人戴太孺人长男直隶县大尹修园次长男妇小址村林孺人长孙男□□□字道彪长孙男妇古县郑孺人次孙男□□□字道聪次孙男妇榕城林孺人寿域坟坐丙向壬兼乙亥嘉庆癸酉(1813)春吉旦立”。[阅读全文:]
摘要: 又名吴文华墓。该墓位于连江县潘渡乡宝溪村,为明代墓葬。吴文华(1521—1598),明南京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墓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墓冢花岗岩条石叠砌,面阔6.5米,进深5米,墓前石供桌上竖青石墓碑,碑文阴刻“明钦赐祭葬、清奉旨重修”,墓前为三级石埕,两边立石像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