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大洋自然村。陵墓左右宽约60米,前后深约70米,墓周约200多米,依山砌筑六层,错落有致。每层前后有5米或10米宽平面,层层间有红砖阶级登上,底层48级,其余各层或10级或5米,第三层层壁上镌刻宋光宗赞郑侨语云:“朝野臣僚能如侨之爱民,则天下安矣。”由此起分左右两边上下,顶层墓碑曰:“宋太师郇国公郑侨之墓”。墓顶后墙高二米如屏风,增强陵墓雄伟。[阅读全文:]
摘要: 又称九峰禅林,明景泰元年(1450)始建,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后多次重修扩建。由门亭、前殿、魁星楼、大殿、后殿、观音阁等组成,建筑面积1087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中部上覆藻井天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洑口乡洑口村,为林氏宗祠。占地面积1650.8平方米,建筑面积513.86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九柱,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由大厅、左右厢房、天井及左右书院组成。[阅读全文:]
摘要: 旗杆林位于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林氏祖厅前,明清两代所立。完整保存18对,大小不一,体现古代不同职位,其中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湖州乌程县少尹林灯、明万历河南道参军林日荣、清顺治年间,官授奉政大员、广东廉州同知林长存、清咸丰庚申年授奉政大员、署湖北荆门州知州林芝华等所立的旗杆,蔚为壮观,为罗源县保存最好的旗杆林。[阅读全文:]
摘要: 塔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傅筑村内,建于宋代,系仿木楼阁式石构实心塔。花岗岩质地,八角七层,通高15米,座径约3米。塔为双层须弥座,下层为力士柱,上层是金刚柱,座基八面浮雕花卉。塔身每层各面均雕有佛龛和佛像,转角为瓜楞柱。塔檐影刻瓦垱和瓦垅,相轮塔刹,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团结村塔寺内。为宋代古建筑,八角九层石构楼阁式实心塔,通高9.6米。由方形塔基、八角形须弥座、九层八角塔身和七层相轮塔刹等组成。九层塔身均刻出平座、倚柱、佛龛和佛像;塔檐由两块刻出垂脊、瓦垅、勾头滴水,塔刹由刹杆、覆钵、露盘、七层相轮、宝盖、葫芦组成。[阅读全文:]
摘要: 溪岭亭位于廷坪乡池坑村上湾与横洋自然村的交界路口。亭子坐东朝西,面阔四柱三间,宽5.15米;进深六柱,长7.2米;歇山顶,高4.78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雪峰寺内。始建于唐天佑四年(907年),石构,高4.1米,底径2.9米,塔座为八角形,底层石阶两级,上置素面须弥座。塔身呈钟形,石面上浮雕圆珠纹,外观如七层念珠环绕塔身。顶如圆笠,上有圆珠结顶,称“难提塔”。塔身嵌铭刻1方,楷书,“义存祖师塔”。据《雪峰山志》载,塔下地宫存有义存生前自撰、闽王王审知署名的铭与序刻石,计225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清县坂东镇湖头村,三合土构筑,宽13米,进深40米。平面呈“风”字形,四层墓埕。墓前竖石望柱1对,石旗杆2对。柱上镌刻楷书:“清钦赐恤银祭葬大东沟殉难世袭罔替臣黄乃模”、“光绪庚子年北洋水师游击黄公乃模附葬衣冠处”,由陈宝琛撰书。[阅读全文:]
摘要: 1928年林祥谦及其父林端和、弟林元成的3口棺木由林祥谦妻陈桂贞运回家乡安葬。1960年始建陵园,1961年迁葬,1963年落成。陵园入口处,屹立一尊高4米的花岗石雕林祥谦像。沿3列3组126级石阶上山,上建"二七烈士纪念堂",大楼3层为花岗石砌,内设正厅、礼堂、展览馆、资料室和接待室。厅内立有武汉总工会铸造的高1.2米、重230公斤的林祥谦铜像。展览馆陈列朱德、陈云、邓小平、江泽民、李鹏、郭沫若等题词及林祥谦生平、二七大罢工图片和实物资料。半球形的烈士墓在纪念堂后山坡,石砌围屏,上刻郭沫若手书"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