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于1891年左右,为古田旧县城搬迁时遗留的唯一建筑,原为美国美以美会出资兴建的古田怀礼医院(Kutien Wiley Hospital)的医师住宅楼。蒲天寿、邱文光等均曾在此居住。2023年9月22日以“后垄头洋楼”名义公布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古桥 降虎有两座古桥,分别为始建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降虎桥和始建于宋很熙二年(1191年)的杜溪桥。二桥皆为石构平梁建筑,由花岗石砌造,桥梁上均有宋代镌文。降虎桥现为不可移动文物点:杜溪桥则作为旧时侯官县与连江县的分界,现为区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文藻北路,为林则徐手置宅,其父母均百年于此。原为并列的三进“五间排”,1948年大部分房屋在洪水中倒塌,后由居民葺盖,现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及东侧揖斗楼。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大楼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魁岐村。茂飞主持设计,原设计为宿舍楼(Typical Dormitory)。1924年建成,命名为何氏纪念楼,以纪念为创校作出重大贡献的何乐益董事。1928年,何氏纪念楼毁于火灾,因此募捐重建宿舍,后改为文学院。其建筑原型影响了茂飞后续一系列项目。[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千乘桥二、建筑创建:千乘桥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水尾,为闽东虹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南宋,现有桥体重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建筑衍变:千乘桥始建于南宋,明末毁于洪水,清康熙五十四[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泰山桥 疑因桥头的古庙“泰山庙”得名。二、建筑创建: 桥始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建。木匠为古邑路上乡(今古田鹤塘镇路上村)余添春。三、建筑衍变: “文[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烟台山公园山顶,始建于元末,当时福州府为加强江防,在藤山顶峰设烟墩,即烽火台,作以报警,与中洲炮垒呼应。烽火台早已毁废,现存为90年代公园仿造重建。基座三合土,直径5.18米,笔筒形,共4个孔,南面高1.2米,宽1.52米,其他三面孔拱形,高0.6米,宽0.8米。是元代福州军事设施的重要遗址,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中山路23号中山大院内,原为明、清贡院“至公堂”旧址,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福建咨议局大楼。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改名为“中山堂”。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