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
一、建筑名称:于山大士殿、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编辑本段
位于鼓楼区于山上,为建于清代的宗教建筑群,全殿共三进,占地3000余平方米。1911年11月,福州革命党人起义,设“前敌指挥部”于此。后曾辟为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福州市博物馆。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 福州厝
现状建筑群建于清康熙年间。 FZCUO
三、建筑衍变:编辑本段
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秋改为万寿亭,乾隆二年(1737)更为今名。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起响应。大士殿后山九日台可俯瞰福州城,是当年扼控清军聚居地“旗下街”的制高点。同年11月9日,起义军占领于山,设前敌指挥部于大士殿,总指挥部则设在花巷(现基督教花巷堂内,2013年7月被教会私自拆毁)向清福州将军府开炮轰击,控制战局。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65年,“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设此。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86年、1990年两次大修,辟为福州市博物馆馆址。
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厝
2018年11月-2020年修缮。
2019年,辛亥革命福州前敌总指挥部旧址—于山大士殿被列入福建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遗憾的是,未获国务院核定。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全殿共三进,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围封火墙。一进前殿,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二进大殿面,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有22根大石方柱和2根木柱),斗拱、雀替、梁木雕刻精美。三进观音阁,重檐歇山顶,保存有乾隆御题的“大士出山图”碑刻。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五、开放时间: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