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金鱼里南侧,坐南朝北,临街凹字形大门有门罩。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此处为高稔故居。高稔,字耕愚,又字耕畲,福建候官县人,清末进士,曾任民国海军部副秘书长。[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澳门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为纪念林则徐的祠堂。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下杭路181号,为罗翼庭创办的罗恒隆绸缎庄。1950年代被市五金批发公司租为仓库。2013年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是一个西式俱乐部,建于1914-1915年,由鼓岭避暑地的外国人筹资建造,1924-1925年翻新重建。建筑最初的平面由传教士建筑师程奋鹏(F. H. Trimble)设计,内部包括一座有240个座位的礼堂、3个“委员会”房间、更衣室、男女卫生间、浴室、厨房以及一间食品储存室。原建筑为石木结构,面阔七间,中央五开间凹入为外廊,端部开间封闭。整座建筑均用平整毛石砌筑,墙厚约50cm左右;廊柱亦为毛石砌筑,正方形,边长约45cm。屋顶为三坡顶,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面,上有砖压顶;建筑左侧山墙做阶梯状封火山墙。建筑后临下坡,原建有挡风墙,墙身高过屋顶。1995年4月,公布为第三批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宜夏村内旧街崎头顶,又称鼓岭夏季邮局,于1900年夏季正式开办,是我国早期五个著名夏季邮局之一,当时每年端午节后开张,中秋节后歇业,属福州邮务总局管理。现址建筑系1908年6月由闽海关拨银建造,1926年重新改造。1948年,鼓岭邮局关闭。2012年8月,值鼓岭邮局成立110周年之际,福州市在原址重建了鼓岭邮局。2017年公布为福州市首批历史建筑。 鼓岭邮局西侧有一口古井,井栏刻有“外国本地公众水井”,系当年原物。[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下里街79号,清末合院式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81平方米,前后三座,前有大埕,影墙。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藻井、垂莲柱。前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柱,长条形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四间,进深三柱。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中三间前部辟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后座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间于天井边设屏门。头进后隔墙上方有灰塑八卦、福字等图案。该建筑规模宏大,装修精美,是研究传统民居重要实例。2017年7月5日,无人居住的梁敬玖宅与南侧的韬庐别径起火,内部被烧毁。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三山”之一屏山南麓的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华林路78号,坐北朝南。为北宋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创建的华林寺的大雄宝殿;但大殿本身的始建时间无考。1958年大殿被鉴定为宋代建筑,是长江以南现存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明末始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寨墙用青石砌建,四个转角均有碉楼。寨内建筑有主座、左右边座等,主从有序,计有房屋80多间。寨墙顶部设有跑马道,内有水井两口,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盗、防匪功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