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园
一、建筑名称:梦园编辑本段
位于仓山区康山里13号,为福州近代著名华侨领袖叶见元(叶慰亨)先生故居,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由两座建筑组成,正座为两层带地下室英式建筑,高8.8米;西侧为加建的三层斜角碉楼,高11.8米。总占地面积221.85平方米。院落正门有“梦园”匾额;后门有“梦园别径”匾额。民国十七年(1928)七月一日,省侨务委员会、旅省名誉咨议会第一次会议在此举行;后多次省务、侨务会议相继在此举行。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梦园“梦梯”上刻有建筑建造时间,为1926年4月(民国十五年)。目前未发现关于本建筑的设计者、施工者的记载。
福州老建筑
三、建筑衍变:编辑本段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叶见元任福建侨务委员会福州办事处主任。该年7月1日,福建省侨务委员会旅省名誉咨议会第一次讨论会就在梦园举行,以后又有多次民国福建侨务、政务系统会议在此举行(见1928年照片)。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49年后,因叶见元华侨身份,该建筑未被“房改”。文革中,叶家人将前后门口匾额“梦园”“梦园别径”用灰泥涂抹,得以避免被“革命小将”破坏。
福州厝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梦园位于康山里13号,后门在马厂街,由两座建筑组成。正座为两层带地下室英式建筑,面阔三间,木桁架小青瓦歇山屋顶。正座西侧为后来加建的三层斜角碉楼,顶部现为小青瓦双坡顶,但坡度极缓,明显为后加的,可能原为平顶,损坏后加的瓦顶。
FZCUO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州厝
【1929】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09】
FZCUO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福州厝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2011年之前】
【2011】
【2012】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林轶南
【2013】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14】 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老建州筑
五、技术数据编辑本段
【所在位置】康山里13号
【建筑名称】梦园
【建筑质式】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较大破损
【建筑年代】民国十一年(1926年)
【性质功能】居住
【建筑形式】浪漫主义式(英式)
【建筑作者】不明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221.85平方米,长度15.3米,宽度14.5米,高度8.8米,另碉楼11.8米,层数3层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所有单位】同盟会员,归侨叶见元先生。
【当前所有】叶华芝及吴秀端,另有一户住户为80年代购得其中一“隔堵”建筑。还有三户住户。
【建筑环境】周边与可园、以园、爱庐等西式建筑相临,设计感较强。
福老建州筑
【价值评估】处在比较密集的西式建筑区域,文化背景特殊。
【历史故事】民国十七年七月一日,福建省侨务委员会旅省名誉咨议会第一次讨论会在该建筑“梦园”举行,以后又有多次民国福建侨务、政务系统会议在此召开。
六、相关资料 福老建州筑
1、叶见元
FZCUO.COM
叶见元是马来西亚婆罗洲华侨,基督徒,长期致力于革命、慈善和教育工作。据梦园住户、叶见元后代吴秀端、叶小霖等叙述,孙中山与叶见元私交甚笃,叶见元也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将梦园作为联络据点;叶见元还曾经打扮成一个小货郎的模样,挑着扁担,拿着拨浪鼓走街串巷联络情报,化名为“开”出版进步刊物,其出版地点也在梦园。
福老建州筑
在前往马来西亚前,叶见元先生曾在福州任教师兼传道多年。后被邀请前往诗巫主领奋兴会,曾任天道堂主理,设立主日学,振兴务德会,倡办中兴学校等。也曾出任木桂兰主任传道、福源堂主任兼教员。他也倡办青年会,得到积极反应。后来被疑有政治动机而被逐出境。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姚峭嵚牧师共同南渡马来西亚诗巫。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任河南开封私立圣安得烈学校监督(教导主任)。
民国四年(公元1916年)与丁承恩在马来西亚创办光华中学,供华人子女上学。孙中山亲题“改造思潮”匾额。
福老建州筑
民国十年到十二年(公元1921-1923年)任马来西亚福源堂牧师。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任福建侨务委员会福州办事处主任。该年7月1日,福建省侨务委员会旅省名誉咨议会第一次讨论会就在梦园举行,以后又有多次民国福建侨务、政务系统会议在此举行。 FZCUO.COM
民国廿七年(公元1938年),英国圣公会会督(主教)恒约翰以福建国际红十字会会长名义在“真学书院”(现基督教施埔堂)筹建难民所,筹建初期由叶见元任筹备会主任。
福老建州筑
七、相关文章: 福州厝
《福州晚报》曾以《故人已随黄鹤去 徒留梦园在今生》为题报道梦园的故事,全文摘录如下: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梦园,梦梯,梦园别径,一切与梦有关,一切又与梦距离那么遥远。 福老建州筑
梦园“保卫战” 福老建州筑
就在几天前,有个生意人模样的男子找到了吴老太打探门口的那块青石碑1000块卖不卖?“不卖不卖,你快走!”吴老太回道。“那3000块呢!”“你动都别想动它们一下!”听到这么坚决的口气,那人只好悻悻离开。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现在好多啦,要是我不给,他连我家一把刀都拿不走。文化大革命时才担心呢!”那是场一对多的无烟“战争”。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叶家是华侨,并没有受到冲击。那时吴秀端在一家百货当营业员,一天上完班回来,突然发现家里珍藏的5块“振兴中华”等金字牌匾不翼而飞,“那是孙中山亲笔题的,一个个字有这么大”,吴女士用手比划着。原来是居委会的林主任带着一帮人,让吴女士的老母亲开了门,硬把那牌匾拿走了。她赶到居委会,找林主任评理,林主任却矢口否认,说是学生干的,他什么都不知道,一家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吃了哑巴亏。 福州老建筑
后来过了不久,细心的吴秀端发现,周围那些民国时期老房子,门前碑上的石刻字都被人挖走了。走在路上,她想着对策,突然看到有人在盖房子,她灵机一动,赶忙向人家要了些湿白灰,回家搬把椅子,把那些白灰往字上一抹,这才让“梦园”“梦园别径”几字幸免于难。虽然事隔多年,但吴老太仍然记忆犹新。直到如今,还有一块石碑上依旧抹着石灰,至于石碑上的字,时间久远,连吴女士也想不起来了。 福老建州筑
早年追随孙中山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吴老太终于同意带我们上楼看看。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房子很潮湿,空气很浑浊,逼仄漆黑的屋里,我们摸索着前进,刚踏上木梯,就感觉到了它的摇晃,只好蹑手蹑脚地上楼,“不好意思啊,房子就这样。”主人很歉疚。“没关系,那你们平常走的时候不是要很小心?”“走习惯了,都能跑了,贼都追不上我!”
从主人展现的照片中,我们才得以一窥梦园当年盛景,正当壮年的叶见元先生容光焕发,领着家族中众人在梦梯上合影留念,家族人丁兴旺,院子繁花似锦,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林轶南
叶见元先生当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把梦园作为革命同志的联络据点,还曾经打扮成一个小货郎的模样,挑着扁担,拿着拨浪鼓走街串巷联络情报,自己还化名为“开”出版进步刊物,其出版地点就在梦园。“那套东西,扁担、担子原来就放在梦梯上来的走廊里,后来被人给拿走了,真是可惜。”叶见元之孙叶小霖先生一边给记者展示着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一边深深地感叹道。 福州厝
“爷爷和孙中山的关系非常好,他们不但是革命同志,还有很深的私交,爷爷当年在英国的时候曾经因为是革命人士,被英国的警察扣押,孙中山通过当时的驻英国领事将他保了出来,还给他寄来过照片和锦旗。孙中山来福州的时候听说还在这里住过,不过时间过去太久了,现在也找不出什么资料,也就无从考证了。” FZCUO
有三重保存意义
负责普查的研究员之一纪旺先生对记者说:“梦园的保存具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从建筑学的角度上,梦园的主体框架保存得相当完整,建筑特征非常明显;其次,由于吴女士的努力,梦园的石碑石刻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对研究福建历史,特别是仓山区文化历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叶见元先生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也使得梦园在政治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曾经有人提到过孙中山来福州时,承蒙叶见元的招待就住在梦园,这段历史虽然暂时还没有图片或是文字资料证明,但是也不是说就完全不可能,如果可以证明的话,梦园在福州历史建筑中的价值无疑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福州老建筑
省设计院的青年建筑师林渊源就梦园的建筑作出了一番评价:“该建筑从整体的建造形式和外观风格上看,应该属于欧洲古典时期建筑风格,并带有一些古希腊建筑特征。(火焰山按:这个说法错误,应该是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派浪漫主义建筑风格)其入口处室外小楼梯设置及底部架空的做法,类似于印度地区的殖民地建筑。这种建筑特征在南洋归国华侨的旧居上很明显,每个厅都带有拱形的入口,而梦梯下方的空间应该是起到地下室的作用,用来存放杂物或者是做酒窖。福州地处沿海城市,木质的地板容易受潮,地下室也能起到一个阻断地气的作用。”
两位专家的意见或许能给依旧住在梦园里的母子一点安慰,可是面对生活了几十年的梦园的破败,他们无力为它再做什么了。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公公在的时候,我们家是个大家族。那叫梦梯,知道为什么吗?据说公公的意思是,踏着它就能走进梦一般美好的时光里。”追忆似水流年,吴老太不由得唏嘘感叹一番。
梦再美,终有醒来的时候,不知道叶见元老先生当初起的名字是否就是预见到了梦园的今日,只是他也许不会想到梦醒之日却是如此的一番景象吧。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