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开放状态

该分类下有155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开放状态" 分类下的词条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住宅
编辑:19次 | 浏览:5796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20 23:04

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建于1923(?)年,由茂飞主持设计。位于整个校园的最高处,正面入口朝南,显示了它在整个学校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阅读全文:]

林文忠公祠
编辑:17次 | 浏览:5675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2 00:45

摘要: 位于鼓楼区澳门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为纪念林则徐的祠堂。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鼓岭万国公益社
编辑:13次 | 浏览:51458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4-23 20:10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是一个西式俱乐部,建于1914-1915年,由鼓岭避暑地的外国人筹资建造,1924-1925年翻新重建。建筑最初的平面由传教士建筑师程奋鹏(F. H. Trimble)设计,内部包括一座有240个座位的礼堂、3个“委员会”房间、更衣室、男女卫生间、浴室、厨房以及一间食品储存室。原建筑为石木结构,面阔七间,中央五开间凹入为外廊,端部开间封闭。整座建筑均用平整毛石砌筑,墙厚约50cm左右;廊柱亦为毛石砌筑,正方形,边长约45cm。屋顶为三坡顶,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面,上有砖压顶;建筑左侧山墙做阶梯状封火山墙。建筑后临下坡,原建有挡风墙,墙身高过屋顶。1995年4月,公布为第三批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鼓岭邮局
编辑:14次 | 浏览:3119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06 01:04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岭宜夏村内旧街崎头顶,又称鼓岭夏季邮局,于1900年夏季正式开办,是我国早期五个著名夏季邮局之一,当时每年端午节后开张,中秋节后歇业,属福州邮务总局管理。现址建筑系1908年6月由闽海关拨银建造,1926年重新改造。1948年,鼓岭邮局关闭。2012年8月,值鼓岭邮局成立110周年之际,福州市在原址重建了鼓岭邮局。2017年公布为福州市首批历史建筑。 鼓岭邮局西侧有一口古井,井栏刻有“外国本地公众水井”,系当年原物。[阅读全文:]

梁厝梁敬玖宅
编辑:9次 | 浏览:1570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17 16:46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下里街79号,清末合院式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81平方米,前后三座,前有大埕,影墙。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藻井、垂莲柱。前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柱,长条形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四间,进深三柱。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中三间前部辟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后座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间于天井边设屏门。头进后隔墙上方有灰塑八卦、福字等图案。该建筑规模宏大,装修精美,是研究传统民居重要实例。2017年7月5日,无人居住的梁敬玖宅与南侧的韬庐别径起火,内部被烧毁。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青石寨
编辑:12次 | 浏览:2988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14:22

摘要: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明末始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寨墙用青石砌建,四个转角均有碉楼。寨内建筑有主座、左右边座等,主从有序,计有房屋80多间。寨墙顶部设有跑马道,内有水井两口,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盗、防匪功能。[阅读全文:]

梅坞陶铸故居
编辑:8次 | 浏览:4965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6 16:09

摘要: 陶铸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梅坞社区佛寺巷13-21号,原为天安寺的一部分,《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登记为“梅坞居委会”。建筑为民国时期木构悬山顶双层排厝,坐东南向西北,总占地面积422平方米。面阔五间(25米),进深三间(17米)。下层前部为走廊,宽3.29米。前有庭院,进深3.24米,宽约20米。1932年,时任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的陶铸与曾志等人曾在此居住,此处即成为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机关的所在地。[阅读全文:]

隆春酒店
编辑:6次 | 浏览:3227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30 17:38

摘要: 位于德镜弄4号。建筑外观为三层青砖楼,内部为木构。建筑在2014年8月遭到拆除,仅剩外墙面。[阅读全文:]

利发巷59号
编辑:9次 | 浏览:24206次 词条创建者:红衣棒糖人     创建时间:06-11 18:58

摘要: 利发巷59号民居(原利发巷65号)为一晚清民国的二层民居,前为带走马廊的天井院,后有一内天井,保留原有楹联花窗等。明间两侧楠木隔扇十分精美,保存状况完好。[阅读全文:]

利发巷61号
编辑:2次 | 浏览:18330次 词条创建者:红衣棒糖人     创建时间:06-11 15:31

摘要: 利发巷61号是晚清民居,为一两进双天井的院落。有一些局部特征似有闽南风格:台阶做柜台脚、地面用六角红砖;另外截水用红色花砖也有特色。[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