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场地虽然荒芜,但地貌保存尚好,未被维修损害,是研究福州近现代宗教史、建筑史、鼓岭避暑地历史等的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思君”,分前后两栋,均五脊四坡顶,南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北楼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因其结构精巧,俗称“小姐楼”。北隅为沧趣楼,系陈宝琛珍藏金石书画之所。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其与还读楼之间有小园林,内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凉亭等。1983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三山”之一屏山南麓的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华林路78号,坐北朝南。为北宋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创建的华林寺的大雄宝殿;但大殿本身的始建时间无考。1958年大殿被鉴定为宋代建筑,是长江以南现存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吉庇巷60号,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修建。原为谢氏家祠,清末林觉民曾在此创办阅报所,后为福建学生联合会、国民党闽侯县党部、《闽侯日报》社等。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天皇岭弄17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本建筑并非清代郭柏苍的藏书楼“红雨山房”。[阅读全文:]
摘要: 为鼓山涌泉寺的方丈室,又称“圣箭堂”。传说当年闽王到雪峰请义存法师来鼓山主持寺时,义存不能脱身,他推荐自己的高徒神晏代替,神晏离开雪峰时,义存法师依依不舍,他认为神晏此去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定能使鼓山超出雪峰,就对众僧说:“一支圣箭,直射九重城去了”。故称“圣箭堂”。[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涌泉寺前,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造,东塔名“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塔曰“贤劫千佛宝塔”。原属仓山梁厝龙瑞寺,1972年移至现址。2001年作为“鼓山摩崖石刻”的一部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主要分布于鼓山的绝顶峰、灵源洞、石门、白云洞及登山道两侧,在灵源洞一带最为集中。石刻涉及2400多位历史人物,题材、字体多样,是历史和书法艺术的宝库。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