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开放状态

该分类下有10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开放状态" 分类下的词条

泉山仁寿堂
编辑:14次 | 浏览:49741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5-18 12:22

摘要: 一、建筑名称:仁寿堂二、建筑创建:民国廿七年(公元1938年)二月,为庆祝萨镇冰八十九岁寿辰,福州海军袍泽陈兆锵、省参议会议长丁超五、省府委员陈培锟等50余人捐资,购置冶山马氏宅地,修建一座两层楼房,名[阅读全文:]

怀安衙署
编辑:20次 | 浏览:7089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23:47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江边,宋咸平二年(999)至明武十二年(1379)为怀安县衙署;明万历八年(1580年)撤怀安县,县治废;清代改为怀安递运所,改建为悬山顶,穿斗架二进民居。建筑占地1092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庭院均用工整的条石铺地。衙署两边的围墙已毁,墙基尚存,高0.9米,厚0.75米,周长150米。该衙署是目前仓山区现存唯一的衙署遗址。[阅读全文:]

天皇岭弄17号
编辑:6次 | 浏览:10316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7-23 11:24

摘要: 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天皇岭弄17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本建筑并非清代郭柏苍的藏书楼“红雨山房”。[阅读全文:]

城直街33号武氏民居
编辑:10次 | 浏览:1385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7-27 00:09

摘要: 武氏民居位于鼓楼区城直街33号、冶山山麓、冶山中井东侧,建于清代。据说曾居住过一姓武的同治年间的道台。民居坐北朝南,平面为狭长的凸字形,共计三进。[阅读全文:]

涌泉寺白云堂
编辑:0次 | 浏览:3490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12 23:13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涌泉寺内,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由郡人徐熥、徐(火勃)、谢肇浙同僧元贤募建。为涌泉寺的接待场所。[阅读全文:]

涌泉寺圣箭堂
编辑:1次 | 浏览:283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12 22:54

摘要: 为鼓山涌泉寺的方丈室,又称“圣箭堂”。传说当年闽王到雪峰请义存法师来鼓山主持寺时,义存不能脱身,他推荐自己的高徒神晏代替,神晏离开雪峰时,义存法师依依不舍,他认为神晏此去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定能使鼓山超出雪峰,就对众僧说:“一支圣箭,直射九重城去了”。故称“圣箭堂”。[阅读全文:]

安澜会馆
编辑:21次 | 浏览:3752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18:2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与解放大桥交叉路口,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阅读全文:]

世保尚书林公家庙
编辑:0次 | 浏览:2536次 词条创建者:lelesir     创建时间:08-27 18:09

摘要: 世保尚书林公家庙(林浦林氏宗祠),又名宫保祠[阅读全文:]

方声洞故居
编辑:2次 | 浏览:1065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6-17 17:46

摘要: 位于北大路内九彩巷16号。故居原是两座相连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门头房和首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花厅、鱼池和第二进院落都已改建。现仅存第一进。[阅读全文:]

独立厅
编辑:11次 | 浏览:4467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5-18 03:18

摘要: 位于仓山区梅坞路9号,为桥南公益社、同盟会福建支会总机关旧址,又名“独立厅”,是福州辛亥革命的重要见证。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刘杰、林雨时、陈毓鑫和王鸿滋等人向清政府注册成立桥南公益社,举郑祖荫为社长,名义上办理劝葬、戒烟、施医、救火等公益事业,暗中进行组织和宣传革命;该社成立时先设在仓前山冯巷铺(今巷下路)的古榕书院,后因成员增多,移至梅坞路本建筑内,对外称“丙午俱乐部”,实为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总机关,并创办《建言报》,鼓吹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闽,由马尾乘船抵福州码头,首先到此接受福建同盟会欢迎,在发表演说后亲笔题写“独立厅”三字,后制成匾额悬于社内。建筑占地约100平方米,为风格朴素的二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展览馆使用,内部有辛亥革命的常设展览。[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