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绍岐村,又名邵岐炮台,建于清道光年间。中法马江海战(1884年)时重修。现一墩已倒塌。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翁正春故居俗称“状元府”,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状元街9号(一说6号),后靠洪塘中心小学。主体官厅位于上坡之上,为明代建筑,朝向东南。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前有庭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社区光禄坊58号光禄坊北侧。许厝里为我市最早的古民居之一,用材较大。建筑造型古朴,整个梁架结构与明晚期、清时期的完全不同,主要采用斗拱式组成的垛支撑整个建筑,中采用虎头拱,减柱造扛梁厅。有较高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赵公俊墓在竹屿村池墩,建造于宋代。据载,赵公俊是赵匡胤四弟赵匡美六代孙,官至两淮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昌国公,相传为赵氏入闽始祖。墓基深埋地下,墓前尚存石人石兽,墓后还有两株古[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凤林祠二、建筑创建: 据《三山志》载,唐咸通年间(西元860-874年),任开成二年(西元837年)状元李诲为福建任观察使。 广明元年(西元880年),李诲为避黄巢之乱,更名邦,同兄话[阅读全文:]
摘要: 瑞岩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瑞岩山的前岩,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后历经兴废,现大多为清代重建。山上有著名的弥勒造像,该像为福州地区最大的石雕佛像,是难得的元代石壕佳作。[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屏山西麓龙腰,又名蔡公井、龙舌泉、龙腰井。唐代元和建石泉院。相传福州宋知州蔡裹(襄?)用此井水煮茶,并书“苔泉”两字刻于石上,今石碑尚存。井石构,圆形,内径为1. 10米,深数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