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所属分类  >  中华民国(1912 - 1949)    已经消失的    不可移动文物    《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收录建筑    鼓楼区    安泰街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收录建筑    宗教信仰建筑    哥特复兴式   
[3] 评论[0] 编辑

澳尾巷天主堂

一、建筑名称:澳尾巷天主教堂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原位于鼓楼区南门外茶亭街澳尾巷口,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拆毁时是福州保存最久的天主教堂。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2年被福州市儿童医院拆毁。 福州厝

二、建筑创建:

福州老建筑

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三、建筑衍变: FZCUO.COM

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华南教区进一步划分,仍归西班牙多明我会把持。

福州老建筑

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朝胜于广州、厦门,而败于定海,签定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与法国签定《中法五口贸易章程》(也称《黄埔条约》)并于章程外同意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准许法国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自由传教。此后基督教也得以公开传教。 福州老建筑

驰教禁后,福建天主教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道光二十八年(西元1848年),多明我会对澳尾巷教堂进行改建,将正面外观改为哥特风格,并在正面左右加建钟楼一对,奉玫瑰圣母为主保,作为福州的传教中心。

福老建州筑

光绪十九年(西元1883年),天主教福建教区分为南北两个教区,福建北境教区的主教座堂从福安迁来澳尾巷天主堂。此时,福州府属各县教徒人数约为5000人,教堂公所10余座。 福老建州筑

光绪十九年(西元1893年),多明我会购得仓前山美孚洋行加以维修作为福建北境教区主教公署,福建北境教区主教日常不再驻本堂。 福老建州筑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福建北境教区主教座堂从澳尾巷移往南台泛船埔天主堂,本堂改为多明我会会院。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开始,到二十年(公元1931年),福建北境教区陆续拆分为福州、福宁、汀州、建瓯、邵武五个教区,本堂属福州教区。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32年,多明我会迁往中选路崇真堂,此后澳尾巷玫瑰圣母堂成为一个普通的堂会,传教范围为南门内外一带,南到洋头口,北到安泰桥。

FZCUO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天主教会隔巷(今斗中路)创办德撒医院。设内、外、妇、儿、眼、齿、耳鼻喉等科,有床位51张,1950年停办。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66年文革期间被关闭,被福州市电镀厂占用,主体建筑轻微受损,北侧钟楼被毁。

FZCUO.COM

1986年福州市电镀厂迁往他处。1987年起教堂转租福州市儿童医院使用。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8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把澳尾巷教堂产权归还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把澳尾巷天主堂作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但不知何故,教会方面一直未能将其恢复开放。

福州老建筑

1990年,茶亭街拓宽改造,将教堂西段包括圣坛、歌坛等核心部分拆毁,仅剩受众大厅和南钟楼。拆毁前建筑构价保存完好,未见任何倾斜松动现象;四周围墙也未见开裂,仅正面后改的西式面墙部分粉刷脱落,钟楼顶部可见寄生树木一株。茶亭街拓宽改造后,本教堂剩下的部分长期空置,直到被侵占拆毁。

福州老建筑

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厝

2002年被福州市儿童医院非法侵占并拆毁,建起活动板房作为食堂。直到今天,尚未听说某级公安部门对这起非法破坏文物的事件立案侦查,检查部门也没有提起诉讼,甚至也未听说某个责任人因此受到过行政处罚。

FZCUO.COM

四、建筑形态

林轶南

玫瑰圣母堂位于福州府城南门外茶亭街澳尾巷口,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可考的早期中式天主教堂,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林轶南

教堂平面为巴西利卡式,中厅高大,侧廊宽度只有中厅的一半,高度也大大低于中厅;教堂正面朝东,按照福州地方庙宇习惯辟有三道门,正门略大,左右两侧门较小;教堂西端墙呈弧型,布置有圣坛和歌坛。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教堂建筑使用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但与传统建筑屋架垂直于正面布置不同,为适应巴西利卡式平面,屋架平行正面布置,向进深方向排开。中厅为彻上露明造,抬梁式屋架,卷棚顶六架梁;侧厅结构简单,在横梁上直竖立孤立短柱支持檩条,既非抬梁也非穿斗。 福州厝

整个教堂除入后设门外,只在歌坛上方开设一天窗,上支小型歇山顶如气楼然,其他位置均未开窗,整个大厅光线阴暗,只有歌坛上方的天窗透下一丝光线,气氛神秘。堂内原悬挂清康熙帝钦赐建堂“万有真原”匾额及楹联题刻等,均早不见。

福州厝

教堂正面为砖砌门墙虽然已经改造为哥特式风格,但从立面开门及门顶保留的扁额来看,原来应该是福州本地祠庙常见的马头墙式正面。 FZCUO

道光廿八年(西元1848年)对本堂门脸进行了改造,改造过后的正立面取消了马头墙,将整个立面补齐为矩形,在相当一普通建筑一层的位置设置了线脚,并在其上开设窗户,形成两层洋楼的感觉。正面水平方向分为三“开间”,每“开间”一门,中央开间门相对高大,门顶有匾额,“楼上”设置了三个哥特式尖券窗,石框,砖券,中窗位置高,两侧较低,明显受到内部屋面斜线的影响;两边“开间”各有一门一窗,门顶设置山花,“楼上”设置一个哥特式尖券窗,也是石框,砖券,但因窗后不是室内,因此是盲窗,并设置了双券带玫瑰窗的石“栏杆”为掩饰。除门窗框、券外,正面墙壁覆盖绿色粉刷,粉刷层内嵌细小的碎玻璃,在阳光下能产生闪光,表面上则有几何形花纹。教堂正门留存“奉旨”刻石、“1848”石刻和建堂纪事石碑一方。

FZCUO.COM

教堂正面两边为钟楼,外墙白色,高三层,层间有相当复杂的线脚分隔。底层造型不详,二层美面开设罗马风圆拱窗,无窗扇,可能为损坏。三层每面一个哥特式尖券窗,内有双券带玫瑰窗的石栏杆,顶部圆形中断山花,中开一圆形洞。 福州老建筑

【时间不详】 FZCUO.COM

澳尾巷天主堂(来源:福建省档案馆)澳尾巷天主堂(来源:福建省档案馆)

【1999】

福老建州筑

澳尾巷天主教堂,约摄于1999年,当时尤有一座塔楼,拍摄:小飞刀澳尾巷天主教堂,约摄于1999年,当时尤有一座塔楼,拍摄:小飞刀

FZCUO.COM

天主教堂门额装饰,绿色墙面。拍摄:小飞刀天主教堂门额装饰,绿色墙面。拍摄:小飞刀

 

林轶南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COM

五、相关资料: 林轶南

  1. 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著作《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述及的澳尾巷天主堂(陈泽平翻译,2009年1月第1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在南门外不远处有一个罗马天主教的教堂。这座教堂建立较早,当时福州才刚刚根据《南京条约》开放给外国人居住、传教。罗马教会在福州地区究竟拥有多少教徒不得而知,粗略估计有数千人之众,包括一部分疍民。据说每天上午和晚上都举行弥撒,有时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安息日祈祷场面庄严宏大。当地的天主教徒没有遵守安息日不工作的教规,从这一点上看不出他们与周围异教徒有什么区别。但这些天主教徒不在家中崇拜祖先。 福州厝

      通常有一个或更多的欧洲神父住在这个教堂里。他们穿中国的长衫马褂,也剃了头梳个辫子。天主教神父和当地的天主教徒极力避免与新教的传教士以及当地的新教徒打交道,对天主教会的事物非常保密。天主教会在教堂领地内设立了一个男生寄宿学校。这个学校严格按罗马教会的教义和仪轨训练这些学生,致力于把他们培养成天主教神职人员。前几年在教堂附近引人注目地建起一座救济院新楼,目的是救助被父母抛弃的小女孩,把她们抚养成人。在大门上用汉字写着“当父母抛弃了你,主接受你”,十分恰切。这个救济院由几位来自菲律宾的修女管理,有报告说,办得相当成功。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这座天主教堂建得很好。门前有鎏金刻字,意思是该教堂得到皇帝的特别批准而设立。屋顶上有一个大十字架,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教堂内部没有为前来祈祷的教徒设立座椅,只铺了供下跪的席子。祈祷时男人和女人分开在大厅的左右两边,靠近祭坛的地方有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和一幅十字架上的救主画像。四周的墙上还有许多天主教圣徒的画像。几年前,在靠近祭坛的地方还摆放了一个当今皇帝的牌位,这样,当教徒们向祭坛膜拜时,既是向着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基督致敬,也不可避免地同时拜了皇帝。 福州厝

      这里的天主教神父行事诡秘。他们很可能主要在原天主教皈依者的子孙后代中间活动。在福州地区,当地人皈依天主教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这段时间内,他们遭受过官府的残酷迫害,但其中一部分教徒历经磨难一直保持着对罗马教廷的忠诚,并影响了他们的后代。基督新教差会所属的教堂向整个社会开放,而天主教的教堂大门并不对所有的中国人开放,只有教徒或通过教徒介绍而来的人才能进入参加崇拜活动。外过神父以及他们的中国人助手从来不在教堂以外的地方布道传教。这里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总是躲避公众视线,以隐秘的方式在暗地里工作。基督新教勇敢地恳求公众审视自己,差会敞开教堂大门,欢迎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入内,无论来访者是友善的、敌意的还是无动于衷的,而天主教的神父对忠实信徒圈子以外的中国人关上大门。 福州厝

      天主教会现在不再向民众散发圣经或其他宗教宣传品,让人很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有了完整的中文圣经译本,供中国神职人员以及外国神父自己使用。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书籍,但必须由适当的对象向特定的部门申请才能获得。这些书籍资料的一部分是两百多年前在中国朝廷中拥有显赫地位的皈依者的著述。《教义问答》其他初级读物类书籍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例如,其中一本《教义问答》把“摩西十诫”中的第二诫(不可拜偶像)抹去了,而又将原来的第十诫分拆为二以凑足整数。
    FZCUO.COM


      福州的罗马天主教差会只在1850年和1863年向公众发放过宗教书籍。其中包括一本书,盖了一个红色的印章,印章上的汉字告诉读者“天主教与花旗国的教不一样”。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天主教”是罗马教会在中国的名称,“花旗国”就是国旗为星条旗的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主教与基督新教不同。这个事实说明,由于基督新教差会在散发宗教宣传资料方面的热情唤起了天主教差会不同寻常的反应,促使他们也开始散发罗马教会的书籍资料,但他们仍然要在书上加印红字说明天主教与基督新教是不同的宗教,以表示对基督新教的抗议。他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语来称呼人数最多、力量最大的基督新教各差会,只好不确切地用“花旗国的教”来代替。

    林轶南



      罗马天主教会与中国的佛教有许多相似之处。普通民众看不出作为一个罗马天主教皈依者与一个传统的佛教徒之间有什么不同,而相似之处多多,诸如:僧侣发誓独身,与外界隔绝的修道院,寺院制度,洒圣水,拨数珠,斋戒,茹素,悼亡弥撒,崇拜圣迹,追封圣徒,点香烛,铃铎和经书,以涤罪炼狱为依据的祈祷仪式,使用死去的语言,以及各种假冒的圣灵奇迹。
    林轶南
  2. 天主教在福州的传播

  天主教曾在唐朝、元朝两度伴随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而传入中国,但都没有流传下来。 福州厝

  明清之际,天主教由耶稣会再次传入,由于该会的传教士采取了尊重中国文化与传统习俗的态度,成功地在中国民间扎下根来。明天启五年(西元1625年),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Jules Aleni)在叶向高长孙的协助下,在福州城内宫巷建起福州历史上第一座天主堂——三山堂。艾儒略学识渊博,又能尊重中国习俗,被教徒尊为“西来孔子”,很受官民欢迎,在中国的传教成绩斐然,据清初统计,福建福安地区的教徒约占全国的一半。

FZCUO

  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中国从安南教区分立为华南、华北两教区,华南教区主教驻福安溪东天主堂,其首任主教巴碌(Pallu)还取得统领全国(不含广东广西)教务的权力。

FZCUO.COM

  康熙三十二年(西元1693年),福建代牧区宗座代牧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颜珰发布了禁止本区中国教徒实行中国礼仪的禁令,引发天主教耶稣会的反对。 FZCUO.COM

  康熙四十六年(西元1707年),罗马教廷将福建传教区单独授与多明我会。多明我会与耶苏会的主张相反,要求教徒放弃自己的传统如对祭祀祖先等,改按欧洲人的方式生活。在两会的争论中,罗马教廷站在了多明我会一边,并最终使耶稣会解散。由于多明我会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中国传统礼仪,使得福州天主教徒中的知识分子人数日渐减少。 FZCUO

  多明我会与罗马教廷的倒行逆施,危及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清廷下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没收教堂,驱逐外国传教士,勒令奉教者改过自新。福州三山堂被充公后改为关帝庙。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年),福建主教桑伯多禄(St.Peter)潜入福安传教,在与四位神甫接头时,遭民众告发被捕,斩于福州西门外。

林轶南

六、基本信息
【所在位置】
茶亭街澳尾巷口 FZCUO
【建筑名称】玫瑰圣母教堂
【建筑质式】主体为中式木结构,后期添加钟楼为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已被分两次拆毁,拆毁前结构保存完好
【建筑年代】清中叶
【性质功能】教堂(会堂) 林轶南
【建筑形式】早期福州本地祠庙式,后期添加哥特式门墙和钟楼
【建筑作者】不明
【建筑规模】正面宽度16.60米,1990年代尚残存建筑面积586.80平方米,
【建筑环境】周边被福州儿童医院占用改建,建筑环境已完全破坏

林轶南

【所有单位】天主教多明我会
【当前所有】中国天主教会(已灭失)
【使用情况】儿童医院非法侵占并拆毁
【价值评估】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可考的早期中式天主教堂建筑,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