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宿舍二号楼,建于1902年,毁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宿舍二号楼,又名白砖楼,建于1912年,毁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佛寺巷84-92号,建于民国时期。为砖木结构二层西式楼房,占地面积317平方米,面阔五间(22米),进深两间(14米),前有狭长的院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万春巷8号,为福州著名华侨领袖陈之麟(陈芷汀)先生的故居,建于1920年代初。主体建筑占地面积337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券廊式风格的洋房,顶部建有中式风格的阁楼一座;北部另有二层砖木结构的附属用房,并带有面积较大的庭院。院门用块石砌成,带有一定的哥特式特征。该建筑是目前仓山区私人所属洋楼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栋,原有家具器物多数尚能使用。原房主陈芷汀先生,漳州龙海人,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实业家、华侨领袖,历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商办福建铁路总公司经历、福建都督府财政部长、国会参议院议员、福建美丰银行副理等。解放后曾任福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执行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特邀代表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佛寺巷101-117号,建于清末。为四合院式二层楼房。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中路为天井,西侧为木构楼房。原名天安寺仓库,曾为天安寺僧侣住宅,现为民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烟台山公园山顶,始建于元末,当时福州府为加强江防,在藤山顶峰设烟墩,即烽火台,作以报警,与中洲炮垒呼应。烽火台早已毁废,现存为90年代公园仿造重建。基座三合土,直径5.18米,笔筒形,共4个孔,南面高1.2米,宽1.52米,其他三面孔拱形,高0.6米,宽0.8米。是元代福州军事设施的重要遗址,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六一南路130号院内,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近代建筑,约建于1920-1940年间。始建及原主人不详;有据可查的住户包括吴氏家族、张毓奇(民国时医师)、翁尚功(福清人,曾任伪“华南绥靖军”司令等职,汉奸)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积兴里9号,紧邻整庐,建于1933年。院落入口位于主体建筑南侧、带有保存完好的门楼,山花和望柱颇具特色;旁边另辟一小门供进出。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近代建筑,面阔三间,西侧带有露台。一层原为券廊,部分已封为房间。现为省电力实验研究所使用。疑为翁尚功旧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