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名合潮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雅道巷北口,因由东南二潮合流于此得名。又因福州民间传说:古时有王氏之子与陶氏之女两相情爱,誓结夫妇,但被奸人破坏,不得如愿,终于月夜双双投河,故名“双抛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光禄坊南侧西段,是光禄坊以南、花仓前以北地块遗存的两座历史建筑之一,建于清晚期。原为刘氏乩堂(乩堂是旧时进行占卦、扶乩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建筑形态在三坊七巷改造中有一定改动。现为“容宝欧洲古董”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屿镇流洲,建于民国。50年代岐峰乡公署设于流洲鸿涛厝。长期荒置,现已大部分坍塌。[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中房镇林家村院前自然村,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曹湾人陈苏(陈太尉祖先)舍田300余亩创建,五代唐天成二年(927年)建成,明宣德三年(1428年)僧大鉴重建大殿,弘治壬戌年(1502年)重修,嘉靖乙未年(1535年)重建法堂和两廊。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重修)大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山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宫巷西段北侧的宫巷11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由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并加以修葺,现为沈家后裔住宅。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元帅路,祀戏曲界的保护神——田都元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元帅庙主体建筑被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在一楼房底层恢复信仰活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摘要: 复兴庵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14号,井深6米,井壁砖砌,圆形。井栏整石打制,圆筒形,高0.42米,外径0.6米,内径0.33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洲文通弄17号,为英国圣公会福建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924年改建,1927年竣工,为单层砖木结构、维多利亚哥特式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