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存续状态 >> 已经部分受损的 >> 关联景观的破坏

该分类下有21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关联景观的破坏" 分类下的词条

下地水尾桥
编辑:0次 | 浏览:58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04 18:45

摘要: 2024年5月,桥头的佛殿被拆除。[阅读全文:]

双抛桥
编辑:9次 | 浏览:3758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9 11:04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雅道巷北口,因由东南二潮合流于此得名,由合潮桥及发苗桥(今已不存)构成“套桥”形式。后因福州民间传说:古时有王氏之子与陶氏之女两相情爱,誓结夫妇,但被奸人破坏,不得如愿,终于月夜双双投河,又得名“双抛桥”。[阅读全文:]

怀安衙署
编辑:21次 | 浏览:87930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23:47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江边,宋咸平二年(999)至明武十二年(1379)为怀安县衙署;明万历八年(1580年)撤怀安县,县治废;清代改为怀安递运所,改建为悬山顶,穿斗架二进民居。建筑占地1092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庭院均用工整的条石铺地。衙署两边的围墙已毁,墙基尚存,高0.9米,厚0.75米,周长150米。该衙署是目前仓山区现存唯一的衙署遗址。[阅读全文:]

樟岚上董桥
编辑:4次 | 浏览:10763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9 10:39

摘要: 上董桥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樟岚村上董自然村,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石构单孔平梁桥,北偏西30度。西北-东南走向。长13.6米,面宽2.05米。桥面用三块石板直铺而成。桥石砌桥墩高3.45米。桥面石梁上有“治平三年中元口口丙午随十一口口题”纪年铭文。该桥为了解当地建桥文化、建筑法式提供实物参考。[阅读全文:]

郭宅维新桥
编辑:2次 | 浏览:1088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19:14

摘要: 该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小学内,建于1936年,为石构拱桥,宽2.3米,长8米,东西走向。两侧有石桥栏,栏板上刻“维新桥”、“民国廿五年 元月吉日立”。[阅读全文:]

联奎塔
编辑:11次 | 浏览:30761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12-06 07:37

摘要: 位于永泰县对面城关的溪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为纪念本县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蝉联三状元而建。现为联奎公园的一部分,是永泰的著名景点。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杉洋利洋石拱廊桥
编辑:2次 | 浏览:974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7 14:25

摘要: 杉洋利洋石拱廊桥位于杉洋镇利洋村东南1公里处。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六月重修。东南西北走向,单拱石拱廊屋桥,占地面积228平方米。[阅读全文:]

冯宅游氏大厝
编辑:17次 | 浏览:3801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6 15:46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冯宅村1号,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主人为木材商人游乐雍家族。1932年由木材巨商游家琛(游天俤)扩建二、三进。后曾作为合作社、民宅,现空置。建筑占地面积2167平方米,坐东朝西偏北。共三进,封火山墙,双坡顶,二层楼房,穿斗式木构架。四周为白砖清水墙。由门罩、屏风门、披榭、天井、厅堂、中天井、双层中厅堂、后天井、双层后厅堂组成。一进大厅保存较好,披榭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二进、三进已倾斜,部分已倒塌。二进披榭改建,大厅廊檐处左右楼梯可上二楼。三进披榭为双层水泥框架与木构组合,水泥柱已倾斜。后进大厅廊檐石下沉严重。建筑高大宏伟,用料考究,建筑构件雕刻精美。[阅读全文:]

梅岭德胜桥
编辑:0次 | 浏览:3380次 词条创建者:几雨     创建时间:02-11 21:55

摘要: 位于青口镇梅岭村东侧的河道上,东西走向。始建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原为福州通向福清古驿道上之桥梁,明代重修。[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复兴庵井
编辑:2次 | 浏览:1155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53

摘要: 复兴庵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14号,井深6米,井壁砖砌,圆形。井栏整石打制,圆筒形,高0.42米,外径0.6米,内径0.33米。[阅读全文:]

 共21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