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建筑状态 >> 已经消失的 >> 人为拆除

该分类下有18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人为拆除" 分类下的词条

曹峰陈氏祖厅
编辑:0次 | 浏览:5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05 10:16

摘要: 位于罗源县中房镇曹湾村,建于明代。2014年被村民拆除,原址整体新建,仅有少量构件得到复用。[阅读全文:]

岭兜枣岭宫
编辑:0次 | 浏览:3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05 09:29

摘要: 位于罗源县中房镇岭兜村。2013年被村民拆毁,原址全新重建。[阅读全文:]

白塔百丈宫
编辑:2次 | 浏览:499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24 19:56

摘要: 位于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2012年被村民整体拆除,全新重建。[阅读全文:]

仓前盐仓遗址
编辑:11次 | 浏览:1038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8 20:52

摘要: 位于仓山区池后弄56号。明洪武年间(1368-1396)天宁山北麓始设盐仓;明弘治间(1488-1505)重修,并建管理盐业的官署;明正德间(1506-1621),转运使钱承德建大厅、夹室、门廊、神祠、碑亭、警夜楼及公廨诸所。嘉靖年间日本人横行福建沿海,嘉靖三十六年(1563)八月,日本人首犯福州,仓山惨遭洗劫,大片盐仓被烧毁。嘉靖后期允许盐商自创盐仓。明万历年间(1573-1619),闽县、侯官两县盐商所创私仓多达143间,分布于江南桥至天安寺一带,自此烟台山北麓道路被称为“仓前”,烟台山被称为“仓前山”。清代盐仓被废,改为民居。 现存盐仓遗址,坐南向北,占地约100平方米。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4间,进深2柱,原木柱被截短使用。原木地板改为水泥地板,木柱只剩4根,风化糟朽严重。该遗址为仓山地名由来提供物证,是研究仓山地区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斌溪一凤家祠
编辑:1次 | 浏览:46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24 11:21

摘要: 位于罗源县飞竹镇斌溪村,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2022年下半年被村民拆除,原址全新重建。[阅读全文:]

西峰支巷7号
编辑:3次 | 浏览:62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19 10:15

摘要: 位于鼓楼区西峰支巷7号,曾经是陈可钧的家族祠堂,也是福州保留的唯一与陈可钧有关联的地方。2017年被拆除,原址用于西峰小学扩建。[阅读全文:]

槐荫里2号
编辑:12次 | 浏览:1146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26 01:36

摘要: 位于仓山区槐荫里2号,与槐荫里4号、槐荫里5号隔路对望。该建筑原有三层,下部二层为砖木结构洋房,顶部一层为阁楼,因年久失修,征迁前已大面积坍塌、成为危房。建筑原主人李笃生(1891-1950),毕业于英华书院,民国时期曾在福州法院看守所任典狱长;其妻王新瑜(?-1956),仓前山坐堂中医,主治妇科。该建筑至征迁前,为李氏(李笃生之子)、陈氏(王新瑜妹妹之子,后前往台湾)所有。该建筑于2019年整体拆除重建,后开办民宿“蝶园”,并宣传为“王穆和旧居”,但王穆和家族实居住于槐荫里1号。[阅读全文:]

屏山镇海楼旧址
编辑:56次 | 浏览:50157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3-01 16:40

摘要: 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都尉王恭主持修建福州府城时在山顶建造“样楼”,作为各城门楼的榜样,城成后更名为镇海楼。此后屡毁屡建。2008年原址重建。[阅读全文:]

倪尚书故居
编辑:1次 | 浏览:51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15 11:58

摘要: 位于罗源县潮格村,明代建筑,相传为唐代吏部尚书倪振故居。2019年被村民拆除,全新重建。[阅读全文:]

北山叶氏宗祠
编辑:0次 | 浏览:53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15 11:38

摘要: 2012年被村民拆除,全新重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