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建筑风格

该分类下有19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建筑风格" 分类下的词条

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
编辑:8次 | 浏览:38578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12-09 06:49

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大楼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魁岐村。茂飞主持设计,原设计为宿舍楼(Typical Dormitory)。1924年建成,命名为何氏纪念楼,以纪念为创校作出重大贡献的何乐益董事。1928年,何氏纪念楼毁于火灾,因此募捐重建宿舍,后改为文学院。其建筑原型影响了茂飞后续一系列项目。[阅读全文:]

闽县文庙
编辑:1次 | 浏览:1399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4-25 15:40

摘要: 位于福州城内于山西麓,即协和医院北面。宋庆历中始建,至明清经历多次重建、重修。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作商场,现已全部拆毁。[阅读全文:]

闽清一中天儒楼
编辑:7次 | 浏览:3607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06 22:49

摘要: 天儒楼为三层砖木结构,U形平面,建筑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入口内凹,青砖外墙,上承木结构组合式坡屋顶,属于典型的教会中国式建筑。[阅读全文:]

福州市摆线针轮减速机厂建筑群
编辑:1次 | 浏览:6939次 词条创建者:未禾明     创建时间:03-10 09:47

摘要: 福州市摆线针轮减速机厂为晋安区新店乡办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于1989年。位于新店镇健康村南侧,崇安路北侧。[阅读全文:]

马限圣教医院院长公寓
编辑:12次 | 浏览:3021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22 18:30

摘要: 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马尾圣教医院院长公寓(林陶江摄于2006.04)[阅读全文:]

英国驻福州副领事馆
编辑:24次 | 浏览:81128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8 09:00

摘要: 位于马尾区马限山顶,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同治十一年(1872)竣工。包括副领事馆、监狱各一座,由英国工程处上海办公室的建筑师博伊斯设计。副领事馆实为娱乐场所,为单层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风格的建筑。[阅读全文:]

螺洲镇政府大楼
编辑:6次 | 浏览:2756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6 14:49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螺洲镇政府大院内,建于1954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5平方米,砖混结构,为建国初期受到苏联影响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式建筑的代表。建筑主体共2层,高10米,面阔46米,进深15米。前面中部突出柱廊,廊上有三角山花。1950年至1970年,螺洲是闽侯地委、闽侯县委所在地,该建筑作为闽侯地委党校使用。后作为螺洲镇办公大楼使用。[阅读全文:]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
编辑:53次 | 浏览:21947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5 23:28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上三路8号,原为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创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1908年美国女布道会创办“华英女子学堂”,1916年改称“华南女子大学”;192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收回教育权后,1928年改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该学院系由三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带有面积较大的花园,分别为马莲彭学院(Marian Payne Hall,中间主楼,俗称彭氏楼,现名胜利楼,建于1911-1914年)、谷莲堂宿舍(Granson Hall,西侧楼,俗称谷氏楼,现名和平楼,建于1911-1914年)、程吕底亚宿舍(Lydia A.Trimble Hall,东侧楼,俗称程氏楼,现名民主楼,建于1922-1925年),由美国建筑师毕齐(Wilfred W. Beach)设计。其中马莲彭学院在1941年失火烧塌,抗战胜利后由海内外校友及教会人士捐资修复,遂成今貌。1951年由政府接管,同年与福建协和大学、私立福建学院等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改称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称福建师范大学。本建筑先后为师大化学系、校部、海外教育学院等使用。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美丰银行
编辑:103次 | 浏览:106753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8 21:02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29号弄5号,为烟台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间,该建筑功用屡有变化,明确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宝顺洋行、同珍洋行、汇丰银行、基督教青年会、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美丰银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私立协和大学和福建美丰银行时期。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4米,立面宽七间。原为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二层及屋顶后经改造,增加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味的出檐、翘角,但屋顶仍然有壁炉的烟囱突出。 2013年1月,本建筑以“私立协和大学旧址”名义归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太保境巷58号
编辑:7次 | 浏览:2644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13 13:44

摘要: 位于太保境巷58号。为一座两层民国楼,外墙为青砖砌筑,正面设圆柱拱券外廊。建筑南侧约30米有高大的封火院墙和院门,据居民回忆直到建国初这里仍有假山花园。民国楼西侧有一座同时期的两层木楼。[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