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置在今榕城古街北端瀛洲河上,约建于清末民初,为一座三墩四孔石桥。消失时间不详。[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街道白龙路45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重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从北向南,总占地590平方米。寺正门嵌有“东金寺老泗佛”和重建东金寺,左右小门额“梵宇”、“禅关”刻石。大殿于2014年倒塌,至今仍未修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金鱼里北侧,坐北朝南,为双层砖木民国楼。外墙为清水青砖墙面,内部别为门厅、前天井、主座、后天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金鱼里北侧,坐北朝南,为双层砖木民国楼。外墙为清水青砖墙面,内部别为门厅、前天井、主座、后天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中平路中平旅社旁,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洋式建筑,原门牌号田垱街114号,名“新紫銮”,是福州近代相当有名的妓院。 据居民回忆,该建筑建于清代,原是大户人家的房产,传说这大户人家占据着田垱街半条街的荣华[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中平路河墘街,是民国时期福州著名的“宜华照相馆”的经营场所,为二层砖木结构、装饰朴素的“洋门脸”式建筑。现为民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街道中平社区青年横路32号,外表为青砖砌筑的二层砖木结构近代西式建筑,内部为传统木结构中式建筑。主入口有灰塑匾额,上方原有木制门罩,早毁。2019年修复。2019年7月27日,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名称沙合桥,俗称小桥,因邻近“大桥”万寿桥而得名。建筑创建初为浮桥,宋绍兴十一年改为石墩桥,明成化六年改为石拱桥。建筑演变2002年中亭街改造和扩建,沙合桥被破坏,现埋于路面下。建筑形态净跨8米,拱券厚仅0.2米,被称为薄拱石拱桥。当代演绎一些[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2号,为马来西亚爱国侨领杨鸿斌(1884~1974)的别墅,建于1920年。因别墅位于彩气山南麓,取“采五峰之灵气”,故名。别墅由大门、坊门、照壁、庭院、主体建筑和园林组成,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风格,设开敞式挑廊连通北、东、西三面。2009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白马南路169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