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台江区之间的闽江上,北起台江中亭街,中至中洲岛,南接仓前观井路,是世界跨越最大江河的古桥。福州本地俗称“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竣工。明天顺间、成化间多次重修;清初,江南桥改建为万寿桥同样的全石结构桥梁。乾隆年间重修时,惠安石雕宗师李周特地为桥栏柱雕1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民国十九年(1930)福建省建设厅通行汽车,对万寿桥桥面进行改造;因工程质量不佳,民国三十四年(1945)再次大修。1971年为闽江上游通航,拆除了一个桥墩,改建两个,并将桥面抬高,架设于原桥面之上,同时将桥改名为“解放大桥”。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洪水冲毁一座桥墩,遭拆除重建为联拱悬索桥。[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白马桥西桥头,是一座青砖外墙、二层有圆形竹节窗的民居。外墙依附有三层柴栏厝。2021年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台江区上杭路龙岭顶12号。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原为五帝庙,后改祀关公。建筑坐东向西,总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尚存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构架,双坡顶。现为台江区委党校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现双虹小学内,产权归属为双虹小学。碑刻于民国初年,高0.6米,宽2米,厚0.15米,碑文行楷阴刻“双虹书院”,字径0.45米。[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台江区茶亭街,该店生产的角梳为茶亭三个著名角梳品牌(邹振记飞鹰牌、润光厚童牛牌、李厚记航海牌)之一。润光厚“童牛牌”角梳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蔡存德始创,传艺至子蔡寿穗、蔡寿达。1933年,润光厚角梳庄制作的“童牛”牌角梳,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台江区茶亭街,该店生产的角梳为茶亭三个著名角梳品牌(邹振记飞鹰牌、润光厚童牛牌、李厚记航海牌)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福清馆巷30号,20世纪初融籍商贾、海外侨亲集资所建。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二进,内有戏台、走楼、神殿。“文革”中被占用,2002年工厂迁出,2006年重修一新。[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太保境巷58号。为一座两层民国楼,外墙为青砖砌筑,正面设圆柱拱券外廊。建筑南侧约30米有高大的封火院墙和院门,据居民回忆直到建国初这里仍有假山花园。民国楼西侧有一座同时期的两层木楼。[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6月9日,本建筑列入台江区“推荐一般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却并未出现在7月21日公布的关于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中。[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医学院第一教学楼位于福建医科大学交通路校区东侧(现划归附一院内)。大楼平面呈U形,青砖砌筑,歇山式平坡屋顶,有少量民族纹样装饰。2011年改造期间曾发生火灾,现作为福建省台胞医疗服务中心使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