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万寿头陀寺原称头陀寺,是为纪念造万寿桥的平海头陀法助所创建,原在福州市坞尾革新街,因开发房地产迁移到仓山龙潭角附近。[阅读全文:]
摘要: 建于1953~1955年之间。已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牛弓街2号,建于民国时期。原为莆田籍商人程文铸的产业“西宴台中西大菜馆”,后被国际饭店租用开设跳舞场。1947年,永安堂福州分行经历胡梦洲牵头创办《星闽日报》,将该房屋购入作为报社社址。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四周青砖封火墙,前后两进。一进两层,面阔三间,前天井做二层走马廊。二进为三层,成曲尺状。封火墙叠涩出檐、门窗栏杆做几何图案直棂,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闽南商人杨文畴的产业,大约1932年开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杨文畴躲避一时后,出而申请恢复中国国籍,此时美月舞场、大东旅社不但停业,连房子都拆光了。以后杨文畴将地皮卖给闽江轮船公司和闽南商人黄青松。(陈泓铿《解放前的福州舞场》)[阅读全文:]
摘要: 现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265号(福州市图书馆内)。福州第三印刷厂创建于1953年,建筑年代大约在1901年前后。本建筑先后曾为福胜春茶庄工厂、百城印务局、福州第三印刷厂、天成小商品市场。06年因消防[阅读全文:]
摘要: 曾为云章百货公司,是“台江汛”建筑群中较大的一家,主要经营百货、绸布,兼营鞋帽、土特产品,由福州近代富商罗勉侯家族经营。罗勉侯去世后逐渐衰落,又遭火灾,从此一蹶不振。在南星澡堂旅社的改造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中平路145号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近代西洋式建筑,现为福州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建筑约建于1935年后,沿中平路一侧立面已刷水泥,其他立面保持原有清水砖墙,整体风格朴素。内部有民国时造的木制螺旋楼梯一座。[阅读全文:]
摘要: 1958年建成,原址为白马王庙。2019年被拆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