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不可移动文物

该分类下有157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不可移动文物" 分类下的词条

乐群楼
编辑:27次 | 浏览:5828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0 21:3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大湖志雄关
编辑:5次 | 浏览:3016次 词条创建者:minred     创建时间:07-29 09:59

摘要: 志雄关位于大湖乡寨上村后山,建于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大湖战役中牺牲的国民政府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而建。关长10余米,高约1.5米,系不规整块石砌筑的墙体。偏右侧开一关门,上立“志雄关”石制匾额,长50厘米,宽28厘米,隶书阴刻,字径约18厘米。保存尚好。[阅读全文:]

长乐奎光阁
编辑:1次 | 浏览:464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7-23 10:17

摘要: 奎光阁坐落于长乐城区十洋街孔庙(今长乐师范附小校园)内,俗称“八角楼”,是古代奉祀主宰科甲之神“文昌帝君”的场所。原建在东关岭口梅峰寺西侧(县城东门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移建孔庙内。乾隆十三年,道光二年,均有修葺。阁呈八角形,三层,高约18米,木构,重檐翘角。阁内有楼梯通至顶层,旧时可远眺县城全景。[阅读全文:]

永泰文庙
编辑:1次 | 浏览:1301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5-16 20:48

摘要: 位于永泰县樟城镇西门街县府路永泰县政府大院内,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后数毁数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包干臣、邑绅陈元封倡捐重建,坐东北朝西南。文庙现存大成殿和后殿,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阅读全文:]

郎官巷建宁会馆
编辑:12次 | 浏览:29083次 词条创建者:三山阁     创建时间:02-08 22:57

摘要: 位于郎官巷15、17号,始建于元,清代由建宁人出资重修,是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光禄坊刘家大院
编辑:21次 | 浏览:4674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7:23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光禄坊,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4500平米,为市区最大的一姓住宅。清道光间刘齐衢购得改建,此后一直为“电光刘”家族居住。2013年作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塔巷王麒故居
编辑:7次 | 浏览:2082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6:22

摘要: 位于鼓楼区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系民国初李厚基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住宅,前身为清代的汀州会馆。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都城隍庙
编辑:3次 | 浏览:6045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7-19 13:40

摘要: 福建都城隍庙位于冶山东麓,据《榕城考古略》记载,相传该庙为西晋晋安太守严高所建,是全国最早建造的城隍庙之一。庙宇建筑几经毁建,1996年拆除阴阳司、侯爷殿遗址重建新庙,沿用至今。[阅读全文:]

下湖浚兴酒库
编辑:4次 | 浏览:798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3 00:14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山镇下湖村238号,为民国建筑风格,向正北。占地面积143平方米,双层,四坡顶,楼房上层前后走廊,正面一层红砖,两根水泥柱,柱顶水泥狮,正门上方大理石门匾刻有“浚兴”二字。次间楼上有木构走马、栏杆。院内有一古井,水清澈可酿酒,所酿酒为当地青红酒,曾销往各地。[阅读全文:]

黄培松状元府
编辑:9次 | 浏览:33350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07-26 13:52

摘要: 该旧楼坐北朝南,总体为两层的青砖楼,一层底部有一架空层。主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该建筑是本地区民国时期的典型代表。它采用了中西合壁的做法,外层为西洋式,内部为中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