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状元弄15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大门东开,后门直下星安河。为民国时期中平路著名的声色场所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朱紫坊南侧,建于明代,清嘉庆及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入大门为木构“三间排”木构房,入石框门,三面环廊,下有天井,首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厅堂两[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马尾区马限山下,为祭祀光绪十年中法马江海战中牺牲的中国将士而设立的祠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第二年12月落成。1920年在祠堂西侧增建马江海战烈士墓。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上杭路100号【建筑名称】原来名称:民国福州总商会【建筑质式】木结构 【建筑质量】轻度破损 【建筑年代】清末 【性质功能】 原有建筑性质:总商会 [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青口镇青圃村,据传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清代、民国、1990年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新岐村西北。清代即有窑场,老窑作馒头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新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新砖窑宽约20米,长约120米,有32个窑门。大烟囱高约30多米,烟囱上有黄菊庵题写的“闽侯机制砖瓦厂”七个灰塑大字,字径约2米。至今仍在生产砖瓦。这是建国后村集体兴建的闽侯县规模最大的机砖厂,是重要的现代建材工业建筑,反映了当年闽侯县窑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全文:]
摘要: 窑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处乌龙江岸边,东南面靠山,西北面临水,烧制的青砖专门供应福州、闽侯等地。尚存明代窑基3处。窑基块石砌筑,平面呈圆形,径约50米,高约1米。采集有明、清生产的残砖。[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