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不可移动文物

该分类下有165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不可移动文物" 分类下的词条

青芝山
编辑:10次 | 浏览:60933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1-18 00:23

摘要: 青芝山又名百洞山,位于连江县琯头镇西北秦川溪畔,因山势奇伟、岩洞众多而得名。相传过去山上盛产青色灵芝,故又名青芝山。民间传说青芝寺始建于唐朝。[阅读全文:]

啸余庐
编辑:4次 | 浏览:34246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1-18 01:18

摘要: 一、建筑名称:啸余庐二、建筑创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林森被迫辞福建省长职,避往青芝山,将虎洞梅花别墅改建,取叶向高游青芝山诗“山馆夜深闻虎啸”及左宗棠万松岭词“半岭山风有啸声”之意,命名为[阅读全文:]

两广会馆
编辑:16次 | 浏览:45507次 词条创建者:红衣棒糖人     创建时间:11-30 01:11

摘要: 两广会馆位于鼓楼区石井巷以北、东泰路以西,现存门墙一、亭一、后进建筑一,门墙在鼓二小对面、石井巷北;亭在福建日报社宿舍东泰路入口之西;后进在宿舍区北。清中后期建筑,为广东广西两省合建的会馆。[阅读全文:]

郑世威墓
编辑:6次 | 浏览:5228次 词条创建者:ZERO逐风     创建时间:03-19 07:47

摘要: 郑世威墓系钦赐祭葬,明万历十二年(1584)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位于岱边村麒麟山,现被长乐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围入校园内。[阅读全文:]

林森公馆
编辑:19次 | 浏览:55442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6-13 19:32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七星巷2号,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的公馆,建于1920年代,为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由江屏藩等福州乡亲筹建。建筑占地380平方米,分为主楼、副楼,副楼每层仅有一个房间。主楼中间大厅、左右厢房,厢房后各有一口水井,并有曲形楼梯。原二楼大厅陈设林森收藏的古董,中间为仿制御座式的座椅,铺以清帝御座用座褥、背垫、坐垫、手垫各一套,均为黄缎面,金线绣九头龙,精致绚丽。座前排一古鼎。厅的两旁有四架玻璃柜,内陈列古董。1949年后,解放军某部一医疗队占用主楼,林森家属迁至副楼居住;1951年,医疗队将副楼也全部占用,林森家属迁至七星巷3号属林为桢的房内居住。医疗队迁出后,公馆归仓山区房管所所有,迁入20多户居民。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邓拓故居
编辑:13次 | 浏览:5929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00:06

摘要: 邓拓故居位于第一山7号,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380平方米。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初福州常见的双层三开间民居,楼高9米,在主楼西侧有一间平房,曾为邓拓卧室。[阅读全文:]

安澜会馆
编辑:25次 | 浏览:5625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18:27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与解放大桥交叉路口,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阅读全文:]

懿德夫人宫
编辑:0次 | 浏览:5234次 词条创建者:ZERO逐风     创建时间:04-20 14:18

摘要: 位于长乐梅花镇梅西村[阅读全文:]

陈文龙尚书庙(异地重建)
编辑:15次 | 浏览:5877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10 22:58

摘要: 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后迁至三通桥头。始建于明代,是纪念抗元忠烈陈文龙的祠堂。清道光年间“奉旨重修”。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封火围墙。[阅读全文:]

和平街陈氏民居
编辑:2次 | 浏览:1195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20 21:46

摘要: 和平街陈氏民居为清代古建筑,位于长乐区和平街180号。该建筑为明兵部右侍郎陈省府第“司马第”建筑群之一。清代由长乐著名海商陈利事购置后重建。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前后共四进,分别为门厅、前厅、中厅、后厅,均为穿斗屋架,西侧设有书斋。该民居规模宏大,用材精良、雕刻装饰精湛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