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营前海关番仔墓遗址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0-10 17:53 历史版本1 1308 0 0 新增内容,新增图片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营前海关番仔墓遗址

 长乐营前有个地方叫“番仔墓”(番仔,福州话“外国人”的意思),不少人都好奇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日前,当地人在这里发现了3块刻有英文的十字架形石碑。大家研究石碑并查阅地方史料,发现原来百年前营前一带居住了不少外国人,“番仔墓”便是“万国公墓”,石碑就是墓碑。

  3块石碑中,第一块长102厘米、宽56厘米;第二块长74厘米、宽59厘米;第三块长75厘米、宽54厘米。根据墓碑的材质、形制、尺寸,第二和第三块墓碑极可能是一块墓碑断为两截。墓碑上残留钎凿的痕迹,说明这些墓碑当年曾经被移为他用。

  从石碑上遗留的英文字母可以看出,其中一名墓主人名为JAMES,出生于索尔塔什。索尔塔什是英国的一个城市,隶属于英国的康沃尔郡。另一块石碑记载墓主人叫VAUCHAN,出生地是波塔,属于北爱尔兰的阿玛郡,出生于1835年7月22日,1892年去世。

  营前当地老人们说,“番仔墓”还有清朝闽海关办事处遗址,至今尚存一座洋房,据说是洋人港务长宿舍。长乐营前地方志中则记载了“番仔墓”地名的来历。原来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营前伯牙潭也成了福州海关的驻地。随之而来的是一批西装革履的海关职员,村民称他们为“海关先生”。为了偿还“庚子赔款”,慈禧太后把海关交给外国人来管。营前海关“大班”和住在旁边的洋人传教士们,相中了山上一块平地,于是他们又在那里盖起一栋别墅。洋人们在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死了就埋葬在屋旁的空地上,后来围起木栅栏,成了“万国公墓”。由于墓上都竖立着花岗石材质的墓碑,上面刻着洋文,写什么营前当地人看不懂,只把那里叫“番仔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