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本体类型 >> 建筑 >> 居住建筑

该分类下有811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居住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立新路6-8号
编辑:15次 | 浏览:6300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2 15:31

摘要: 位于仓山区立新路6、8号,为三层(包括地下室)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建筑。可能建于1890-1900年之间,系仓前山早期西式建筑之一。建筑南立面因台风倒塌,修复后被改为清水砖立面。根据2005年编制的《福州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本建筑曾为“闽海关宿舍”。但在《闽海关史料专辑》等海关史料中均未查得,存疑。2021年3月以“立新路6号”名义公布为福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山腰54号民居
编辑:1次 | 浏览:520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18 20:11

摘要: 位于长乐区首占镇赤屿村山腰54号,为一座民国民居建筑。大约2021~2022年因修路被拆除。[阅读全文:]

宁庄
编辑:5次 | 浏览:2018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7-05 10:13

摘要: 位于福州市乌山路,约建于1950年代初。陈绍宽担任福建省副省长期间曾居住在此。[阅读全文:]

庆丰庄
编辑:5次 | 浏览:2142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3 13:53

摘要: 位于梧桐镇椿阳村11号。俗称坂中寨,由陈尧榕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公元1888 年),整体建筑历经十余年建造完工。该寨为两进院落式格局,共有三百多个房间。最初连房带院占地仅800平方米,后来随着家业兴盛逐步扩建,现存院落占地3937 平方米,建筑面积3856 平方米。[阅读全文:]

潮格三策堂
编辑:0次 | 浏览:464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21 23:02

摘要: 位于罗源县起步镇潮格村,为一座清代民居。2018年6月改建为“潮格书院”。[阅读全文:]

罗源北大路41号
编辑:0次 | 浏览:494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21 22:31

摘要: 位于罗源县北大路41号,为一座近代民居建筑。2023年1月17日,罗源县文艺家之家在北大路41号揭牌。[阅读全文:]

可园
编辑:23次 | 浏览:7351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9-25 23:10

摘要: 位于仓山区康山里5号,建于民国(约1928年前后),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其中西楼占地540平方米,长27米,宽19.5米;东楼占地300平方米,长20米,宽15米。早期主人钟景竹为华侨,曾任清末至民国盐务系统官员。福州近现代许多著名文化人都曾在可园居住;据说林徽因曾在1928年回福州探母期间寓居于此;此外,原福建医学院教授林梁诚、原福建师大教育系主任、教授徐君藩、福建师院教师罗世方等都曾住在可园。[阅读全文:]

新店村林家大厝
编辑:5次 | 浏览:20332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20 22:54

摘要: 建国后曾租借给政府作为乡医院,60年代收回自住,后第一进又出租作为家具作坊。2023年9月底烧毁。[阅读全文:]

嵩口万安堡
编辑:2次 | 浏览:1313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09 23:15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因地处镇区下游,故又俗称“尾寨”。相传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左右,由张氏先祖重建。万安堡坐南朝北,面临大樟溪,占地面积约4200㎡。外墙地基高约5米,厚约2米,用大樟溪卵石垒就,其上夯筑土墙,高约5米,墙体密布哨眼。内部木构,120多间房屋分三层沿寨墙四周分布,有巡防用的跑马道环绕;中为大天井,有一口古井,井栏款识“大清咸丰葵丑年菊月造”(1853年)。1932年9月,刚参加过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在奉调入闽不久后,即调集一支部队来永泰进剿作乱大喜、白杜一带的悍匪陈培芳,进驻万安堡。至今寨门两侧石壁仍有十九路军所留的“日本人不灭,军人大耻;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宣传标语。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嵩口林氏前厅祖厝
编辑:3次 | 浏览:11152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1 15:18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