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
一、街道名称:南街编辑本段
南街即“南门大街”的简称。
二、街道起讫:编辑本段
三、街道沿革:编辑本段
南街早在唐朝就已经形成。其北段(安泰桥以北)为唐代罗城的南门内大街,南段原为南门外大街;唐天佑二年(西元905年)闽王王审知修建南北夹城,将本街道南段也包入城中,故整条街道都称为南门大街,简称南街。
福州老建筑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8),民国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南街改建为通行汽车的马路,路宽约为15米。民国廿五年(公元1936年),国民党政府铺筑水泥路面,并改名中正路。
福州老建筑
1950年,为纪念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一周年,将中正路与北面的宣政街、南面的茶亭街等一同改名为“八一七路”。
约1958年前后,南街拓宽为30米宽。1985年,在其北端修建东街口人行天桥,由马尾造船厂承建。约1990年代初,南街再次拓宽,慢车道改从东街口人行天桥立柱外通行。
2011年,修建地铁一号线,东街口人行天桥拆除,同时南街再次封闭改造。 福州厝
四、沿街建筑: 编辑本段
南街是福州的中轴线,也是闽县和候官县的分界线,同时也是福州古城的商业中心。西侧的南后街是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商业街。重要的建筑有: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 东街口百货大楼:建于1957年,1981年加层,1985年在南侧扩建新楼,2000年代继续向南扩建,2010年代老楼拆毁。
- 福建省邮电大楼:1964年建成,文革结束前是福州最高建筑。
- 福州市邮电局:建于1955年,约2001年前后拆毁。
- 太和堂茶庄:约1990年代因南街拓宽拆毁
- 海味馆:建于70年代,三层砖混结构,已拆毁
- 新华书店:建于70年代,三层砖混结构,已拆毁
- 味中味:建于50年代,集合式商铺,90年代拆毁,改建为“安泰中心”
- 亨得利钟表眼镜行:
- 安泰楼广东菜馆:两层砖混结构,部分三层,建于1970年代,1990年代曾被雷击,约2000年代被改建为现状,改为闽菜,并开始发掘部分福州小吃。
- 清真寺:礼拜殿建于明代,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沿街加建西亚式的“邦克楼”。
- 南华剧场:
- 大众影院:建于1947年,原名国泰电影院,1949年八月军管会接管,改名大众电影院,1963年大修一次,1981年拆毁重建,2000年代又被拆毁,开发房地产。
- 福州市第七医院:
- 福州府文庙:建于清咸丰元年(开工),1949年后曾被改作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场所。2000年后恢复为文庙,内设福州科举展览。
- 乌山广场:包括整个道山路以南、天皇岭以东区域,90年代初,福州市政府以“乌山文化广场”的名义进行拆迁,取得土地出让,因安置纠纷,加上涉及众多文物,拆迁工作很不顺利,迁延经年,甚至发生多起命案才得以完成。拆迁中明初古宅林枝春故居、道教南宗五祖白真人庙裴仙宫等文物建筑,以及大量传统老建筑被毁,保留下来的石塔会馆、蓝宅花厅、慈善堂等也因保护不力部分损毁。乌山广场拆迁完成后土地屡次出让均失败,直到2000年代才由市委书记何立峰联系泉州开发商开发完成。
四、交叉街巷:编辑本段
与南街交汇的道路有: 林轶南
◆东街: 林轶南
◆杨桥巷:
FZCUO
◆郎官巷: 林轶南
◆花巷: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锦巷:
◆塔巷: 福州老建筑
◆黄巷: 福州老建筑
◆安民巷:
◆织缎巷: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宫巷: 福老建州筑
◆吉庇巷: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津泰路:
林轶南
◆学院前:
◆道山路: 福州厝
◆圣庙路:
FZCUO.COM
◆太平街:
福州厝
◆凯凝铺: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17-1919】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936】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1941】
福老建州筑
福老建州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