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万春社区的塔亭路49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洋门脸”式建筑,建于民国初期。建筑临街,东偏北10度,占地面积58平方米;楼共三层,总高9.6米,长8米,宽8米。大门和窗户为砖砌拱顶,灰砖墙上有女墙一围。一楼临街店面原开设“郑聚发寿板店”(棺木店),现为郑氏后人居住。[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塔亭路53号,为福州脱胎漆器大师沈幼兰创建的“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旧址,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三层砖木结构“洋门脸”式建筑,临街西式立面,后进中式木构架。1949年后转为民居。2013年1月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六一中路209号。前身是由1955年成立的福州郊区寿山石生产小组,后发展为福州工艺石雕厂;和1958年相继成立的木雕、象牙雕刻厂;于1970年三厂合并组成福州雕刻厂,后一度压缩减员,1973年,又恢复。1980年,成立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福州雕刻总厂)。[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槐荫里1号,原为王穆和家族旧居。王穆和(1893-1983),英华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英语、数学教师,在校长达44年。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设有“王穆和图书馆”,即为其后人为表纪念捐资而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建。1999年重修。1999年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省府礼堂东侧,为原省府交际厅,根据建筑式样判断可能为民国或建国初期兴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