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本体类型 >> 遗址 >> 聚落址

该分类下有1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聚落址" 分类下的词条

文儒坊西段遗址
编辑:3次 | 浏览:320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01 15:51

摘要: 位于文儒坊西段与通湖路交界处,西面与南面为曲折流经的安泰河。自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与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文儒坊西段遗址开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阅读全文:]

龟山遗址
编辑:7次 | 浏览:1907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20:00

摘要: 位于平潭县平原镇上攀村。遗址南北长约520米,东西宽约25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有贝壳文化层堆积,内含大量陶片石器等。经过探方试掘上部有成层陶片堆积,出土典型的黄土仑时期陶器;下部为贝壳层堆积,出土昙石山文化夹砂陶片。经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5500-3200年。[阅读全文:]

昙石山遗址
编辑:3次 | 浏览:1527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22 22:54

摘要: 位于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西南、濒临闽江北岸的小山岗上,1954年1月,在修建闽江防洪堤取土中发现,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阅读全文:]

磐石山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6115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2-04 00:29

摘要:   [新店镇磐石村东北200米·青铜时代-汉代·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发现。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黑陶和灰硬陶片。灰硬陶片占多数,部分硬陶表面施薄釉。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席纹、蓝纹、米字纹、云雷纹等,可辨器形有釜、罐、豆等。[阅读全文:]

东花丘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612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17:48

摘要: 根据考古调查勘探,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夹砂陶、印纹硬陶等陶片以及石锛等石器,另有大量布局规整的柱洞遗迹,表明东花丘遗址是一处从壳丘头文化至黄土仑文化时期的史前聚落遗址。[阅读全文:]

浮村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220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2-04 00:36

摘要:   [新店镇浮村北·青铜时代-汉代]1955年发现,1957年发掘。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达3.7米。共出土青铜时代石器和陶片4435件、汉代板瓦和筒瓦1万多件。石器有斧、锛、刀、镞、凿、锥、环竺。陶片有夹砂粗灰陶、夹砂粗红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灰硬陶等,还有陶片、陶垫各1件。陶片纹饰有云雷纹、网格纹、绳纹、条纹等。可辨器形有杯、釜、罐、甗、豆等。(曾凡《福州浮村遗址的发掘》,载《考古学报》1958年第二期)[阅读全文:]

后崎山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022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08 09:29

摘要: 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南海乡陈厝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分布面积约2.3万平方米。2017年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文化层堆积较厚,最厚处达约1.7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石器时代壳丘头文化和青铜时期黄土仑文化的陶器、石器等遗物,文化延续发展脉落清晰。为研究平潭离岛史前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壳丘头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839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20 14:39

摘要: 位于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北,为山麓坡地,距今5500年至7000年,系福建省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阅读全文:]

祠堂后山遗址
编辑:0次 | 浏览:1167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17:47

摘要: 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58年在南坡半山坡上发现贝壳堆积文化层。2016年在山顶旱地断面发现含贝壳文化层堆积,采集大量早于壳丘头遗址的夹砂陶片和少量石器以及十多种海生贝壳等。经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7000-6500年。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溪头遗址
编辑:1次 | 浏览:11912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23 00:11

摘要: 位于闽侯县白沙镇溪头村西南台地,南濒闽江支流的溪头溪,距昙石山遗址约15公里。195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105米、南北宽90米,面积近1万平方米。[阅读全文:]

 共12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