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暂不留名 创建的词条
姬岩摩崖石刻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6.049348 118.882670 省保 摩崖石刻

摘要: 位于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为宋至清石刻,现保存有宋朝礼部侍郎陈旸,明朝翰林院编修黄文焕,明代闽中三才子曹学佺、谢肇淛、徐(火勃),清代诗人黄任,清光绪年间状元王仁堪等历代名人题刻。如曹学佺“来天台”石刻、谢肇淛“古鸡岩”石碑,黄任“鬟翠楼”石刻等。[阅读全文]

万松岭驿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6.254019 118.829261 省保

摘要: 位于闽清县梅溪镇樟洋村,宋代驿道,为闽清县城南部通往县城的主要驿道。驿道旁有南宋郑性之题刻楷书“万松岭”,字高0.82米,宽0.60米,旁款“清溪郑性之书”,字径0.20米,字体结构严谨端庄,笔力猷劲苍老。在该石刻右侧有民国石刻“听涛”,落款“徐尧昭书”。[阅读全文]

际上石刻群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摩崖石刻 26.136759 118.839788

摘要: 位于闽清县云龙乡际上村,为宋至清石刻群,现保存有南宋诗人张孝祥楷书“起傅岩”摩崖题刻,字径1米,以及“早入中书”、“高折仙桂”、“龙首岗”和落款为张咏的七律诗一首等摩崖题刻,附属文物有张安国、萧千岩联名作七律一首石碑。[阅读全文]

义窑窑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6.332221 118.857559 省保 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 位于闽清县东桥镇西南。窑址范围自义窑村至安仁村一带,绵延十几个山头,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是福建省宋、元时期烧制青白瓷的大窑址。1958年发现,1983年、1987年复查,已发现数十处烧制瓷器的窑炉为依山而建的龙窑,长度达70米,宽2.5米,呈35度坡,用窑砖和废匣钵砌成。采集到的标本有匣钵、支柱、垫饼等窑具,以及不同形制的印花、或划花的青白釉瓷碗、洗碟、盅、盆和盖、罐、炉、壶等器皿。也有少量黑釉瓷器。此外,还有少量捏制的黑釉或青白釉的小狮、小狗、猪头等器物。[阅读全文]

汤院驿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6.231696 118.940253

摘要: 位于闽侯县白沙镇汤院村,汤院原为雪峰崇圣禅寺廨院,为闽中郡西晋京官路水、陆转运驿铺。始建于唐代,现存北宋温泉汤池2口,花岗岩块石砌筑,平面呈圆形,径约3米、深约1.2米。附近有关于温泉的程师孟隶字题刻、吕惠卿楷书题刻、汤院住持楷书题刻等摩崖多处。题刻系宋代名人游览汤院温泉所留,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阅读全文]

瓜山屯兵营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20638 119.294298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方山村,为元末明初古遗址。元末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为据守福州而建的屯兵营遗址。现存营房和演兵场遗迹,保存较好的营房遗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内有三列营房,每列三、四间不等,墙体用不规则块石垒砌,北侧有土井一口;演兵场遗迹在营房南侧,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阅读全文]

南屿碗窑山遗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16603 119.182825 省保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屿镇双龙村东北。因遗址所在小山称“碗窑山”,故称“碗窑山”龙窑遗址。[阅读全文]

旗峰林公祠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80660 119.220049

摘要: “旗峰林公祠”位于林春泽故居南侧,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祀明程番知府林春泽、子林应亮、孙如楚。为三进院落,各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扛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建筑面积389平方米。正门上方石刻横匾“旗峰林公祠”,横匾上方是石刻直匾“奉旨祀典”。进大门为一进门头房,上悬挂有皇帝册封的“乡贤祠”。[阅读全文]

林应宪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80949 119.219982

摘要: 位于南屿林春泽故居北侧。[阅读全文]

林如楚后裔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81602 119.219809 省保

摘要: 位于南屿林如楚故居南侧。[阅读全文]

林如楚故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81750 119.219769

摘要: 俗称尾衙,是水西林主街最后的一落,是林春泽长孙林如楚的故居,也称为“且闲堂”。[阅读全文]

林应亮故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81213 119.219900 省保

摘要: 林应亮故居原为林春泽手建,嘉靖13年毁于大火。后林春泽长子林应亮在原址上重建。人称林应亮故居为“中衙”,是一座典型的明朝官家府第建筑。[阅读全文]

旗山石松寺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94221 119.206435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中溪村(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始建于宋代,初名灵凤寺,后改名石松寺,明代重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五间并两廊,进深四间并前后廊,歇山顶。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并前后轩廊用六柱,其余为穿斗架梁架。寺内尚存有宋代的法真松碑、石构舍利塔、船形石槽、莲瓣式石盆、抱鼓石、坐禅室摩崖题刻等遗迹。[阅读全文]

新店古城遗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6.140590 119.292967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遗址占地约15万平方米,经多次考古发掘,东城墙残长287米、北城墙长约310米,西城墙长约280米,南城墙只发现拐角部分。[阅读全文]

高峰书院遗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6.205275 119.309406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发现,2003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显示整个书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高峰书院为宋理学大儒黄榦讲道著书和归隐之所。[阅读全文]

黄干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6.194901 119.305199

摘要: 即黄榦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江南竹村。始建于南宋,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墓外观平面呈“风”字形,坐东向西,原为三合土结构,墓碑楷书“宋大儒黄公勉斋墓”,坟前墓埕四层。[阅读全文]

高应松故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03994 119.552031 省保

摘要: 原系南宋爱国忠烈高应松故居,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1999年重修。宅第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达899平方米。土木结构,共三进,前有影壁、门楼,大门门额书“枢密第”。第一进仅存建筑基础,第二、三进完好,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式屋顶。第三进后有花坛一座,传有高应松亲身种植古榕一株。[阅读全文]

陈修园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818256 119.486900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溪湄村。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1981年修缮,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墓为三合土构筑,墓台、墓圈和墓埕为石板砌筑,墓台上立墓碑,两边分立狮子柱。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进深6米,面阔4.5米,前有供桌、墓屏。供桌上立墓碑,高1.96米,宽2.8米,上刻:江田清敕赠文林郎二入陈公敕赠大孺人戴太孺人长男直隶县大尹修园次长男妇小址村林孺人长孙男□□□字道彪长孙男妇古县郑孺人次孙男□□□字道聪次孙男妇榕城林孺人寿域坟坐丙向壬兼乙亥嘉庆癸酉(1813)春吉旦立”。[阅读全文]

谢肇淛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941324 119.431687

摘要: 位于福州城南35公里处长乐市营前镇下洋村大象山麓,占地195平方米。明崇祯十年(1637)修建。墓坐东向西,背倚大象山,面向闽江,两侧小丘,前有溪水萦绕,周围果树成林。墓埕地面为三合土和石板铺筑,封土夯筑。墓埕宽8.4米,墓埕至墓室深13.7米。封土前有祭台,台上建碑亭,内立一墓碑,高1.96米,宽0.90米,碑文:“大方伯谢公佳城,崇祯丁丑岁,季秋吉旦立”。墓圈及墓台、墓摆均以花岗石构砌而成,现除墓圈石构件部分损坏外,其余均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连江光复会旧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6.249577 119.535349

摘要: 即吴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东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8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门厅、天井、主厅、后天井、神殿组成。主厅硬山顶,穿斗式构架,面阔3间,进深5柱。现宗祠也辟作吴适纪念馆(黄花岗生还义士)。清末,连江县透堡、朱山、岗下等地秘密组织反清王朝的“广福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透堡棋盘堂成立连江广福会。在此基础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组织“连江光复会”,并成为福建同盟会的分支组织。宣统三年(1911年),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二十六名成员赴穗参加广州起义,此役卓秋元等十名连江籍成员牺牲,他们名字被铭刻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上。吴氏宗祠是当时连江光复会会员的秘密联络点和聚会场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