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南街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25 21:44 历史版本1 10612 1 0 新增图片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南街

一、街道名称:南街

  南街即“南门大街”的简称,

二、街道起讫:

  南起南门,城门外即茶亭街北经东街口宣政街衔接,并与东街杨桥巷交叉;全长约1100米。

三、街道沿革:

  南街早在唐朝就已经形成。其北段(安泰桥以北)为唐代罗城的南门内大街,南段原为南门外大街;天佑二年(西元905年)闽王王审知修建南北夹城,将本街道南段也包入城中,故整条街道都称为南门大街,简称南街。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8),民国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南街改建为通行汽车的马路,路宽约为15米。民国廿五年(公元1936年),国民党政府铺筑水泥路面,并改名中正路。

  1950年,为纪念“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一周年,将中正路与北面的宣政街、南面的茶亭街等一同改名为“八一七路”。

  约1958年前后,南街拓宽为30米宽。1985年,在其北端修建东街口人行天桥,由马尾造船厂承建。约1990年代初,南街再次拓宽,慢车道改从东街口人行天桥立柱外通行。

  2011年,修建地铁一号线,东街口人行天桥拆除,同时南街再次封闭改造。

四、沿街建筑: 

  南街是福州的中轴线,也是闽县和候官县的分界线,同时也是福州古城的商业中心。西侧的南后街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商业街。重要的建筑有:

  1、东街口百货大楼:建于1957年,1981年加层,1985年在南侧扩建新楼,2000年代继续向南扩建,2010年代老楼拆毁。

  2、福建省邮电大楼:1964年建成,文革结束前是福州最高建筑。

  3、福州市邮电局:建于1955年,约2001年前后拆毁。

  4、太和堂茶庄:约1990年代因南街拓宽拆毁

  5、海味馆:建于70年代,三层砖混结构,已拆毁

  6、新华书店建于70年代,三层砖混结构,已拆毁

  7、味中味建于50年代,集合式商铺,90年代拆毁,改建为“安泰中心”

  8、亨得利钟表眼镜行

  9、安泰楼广东菜馆:两层砖混结构,部分三层,建于1970年代,1990年代曾被雷击,约2000年代被改建为现状,改为闽菜,并开始发掘部分福州小吃。

  10、清真寺:礼拜殿建于明代,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沿街加建西亚式的“邦克楼”。

  11、南华剧场

  12、大众影院:建于1947年,原名国泰电影院,1949年八月军管会接管,改名大众电影院,1963年大修一次,1981年拆毁重建,2000年代又被拆毁,开发房地产。

  13、福州市第七医院

  14、福州府文庙:建于清咸丰元年(开工),1949年后曾被改作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场所。2000年后恢复为文庙,内设福州科举展览。

  15、乌山广场:包括整个道山路以南、天皇岭以东区域,90年代初,福州市政府以“乌山文化广场”的名义进行拆迁,取得土地出让,因安置纠纷,加上涉及众多文物,拆迁工作很不顺利,迁延经年,甚至发生多起命案才得以完成。拆迁中明初古宅林枝春故居、道教南宗五祖白真人庙裴仙宫等文物建筑,以及大量传统老建筑被毁,保留下来的石塔会馆蓝宅花厅慈善堂等也因保护不力部分损毁。乌山广场拆迁完成后土地屡次出让均失败,直到2000年代才由市委书记何立峰联系泉州开发商开发完成。

四、交叉街巷:

  与南街交汇的道路有:

  ◆东街

  ◆杨桥巷

  ◆郎官巷

  ◆花巷

  ◆锦巷:

  ◆塔巷

  ◆黄巷

  ◆安民巷

  ◆织缎巷

  ◆宫巷

  ◆吉庇巷

  ◆津泰路

  ◆学院前

  ◆道山路

  ◆圣庙路:

  ◆太平街:

  ◆凯凝铺:

 【1917-1919】

西德尼·甘博(Sidney Gamble)拍摄的南街历史照片(摄于1917-1919年,来源:http://library.duke.edu/digitalcollections/gamble_156-876/)西德尼·甘博(Sidney Gamble)拍摄的南街历史照片,位于今回春药店附近(图中“汇丰酒库”左侧为回春药店)(摄于1917-1919年,来源:http://library.duke.edu/digitalcollections/gamble_156-876/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