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长乐市营前街道,建于1929年,是由福建辛亥革命先驱、时任福建省农工厅厅长的黄展云所创建的模范农村——“营前模范村”的一部分。建筑均为骑楼样式,灰砖楼房,现余38间。2003年公布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阅读全文:]
摘要: [义洲街道泰山居委会·清代晚期]义洲白马河水坞是福州两大水坞之一,鼎盛时这里有几十家经营木材生意。抗日战争期间,由于闽江口封锁,海上交通断绝,逐渐失去木材集散地的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东西走向,西与公园路垂直,东接积兴里,北邻三一学校(福州外国语学校)。[阅读全文:]
摘要: 东街东起五四路口,经澳桥(梁夹城东门)与东大路相接,与河西路(今五一路)、五四路相交,西抵东街口,全长约900米。[阅读全文:]
摘要: 一、街道名称:河西路 因位于琼东河西岸得名。二、街道起讫: 河西路南起安泰河上的古仙桥,与水部门大街相接,北到永安街口,与庆城寺交叉,全长约800米。三、街道沿革: 河西路早在五代闽王王审知修筑梁[阅读全文:]
摘要: 关巷为罗源城关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北端连接溪尾街(凤山小学),南端连接西大路,长约100米,因北端有关桥而得名关巷。关巷内存有现存4座清代古民居。关巷内的两座毗邻的古民居大门(2006年)西大路一侧的[阅读全文:]
摘要: 津门路位于鼓楼区,北接津泰路,南连法海路、观巷口。原为福州唐罗城的“津门楼”所在之地,故名。民国建马路拆去门楼,改“津门楼大街”为津门路,沿用至今。[阅读全文:]
摘要: 一、街道名称:宣政街二、街道起讫:宣政街北起鼓楼前,南经东街口与南街衔接,并与东街、杨桥巷交叉;全长约400米。宣政街因何而得名,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记载。推测可能是古代在鼓楼下张贴官方布告而得名。三、街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