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台江区新港街道路通河上。石构拱桥,弧形如玉带,两端有石阶各十三级,桥面施栏板、望柱、寻杖。桥南北走向,釃水三道,长30.7米,宽3.6米。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石刻“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祀史实。[阅读全文:]
摘要: 路通桥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门额虽写做“武圣庙”,内部实际供奉着五灵公。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祀史[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洲文通弄17号,为英国圣公会福建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924年改建,1927年竣工,为单层砖木结构、维多利亚哥特式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洋中街道达道路达文二里河上。建于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石构平梁桥,单孔,南北走向桥梁,桥长15.7米,宽5.7米。桥板有“同治丙寅年季秋吉旦造”镌刻。保存较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八一七路南端的闽江之畔,南起解放大桥路口,北至小桥头,因楞岩洲设“中亭”而形成街市,故而得名。“五口通商”之后福州商业兴盛,中亭街商埠十分繁荣。中亭街于1998-2002年重建,已不复旧貌。[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帮州街道三保街河上。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花岗岩石砌, 东西走向,二墩三孔拱桥,长28.7米,宽2.7米,桥梁石板有“彬德重造光绪丙申”、“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192号,曾家后裔为纪念曾在福州当过知州的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而建的家祠,是福州较有代表性的家祠建筑之一。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70平方米,门内依次为天井、正厅、居室。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周围用封火山墙。大木架横梁跨度大,石柱题刻楹联多处。门墙上有“南丰衍派”、“出孝”、“入娣”等横额石匾。保存较好。[阅读全文:]
摘要: 中平旅社位于中平路65号,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洋式建筑,顶部有一层简易加盖。中平旅社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服务各国领事馆、洋行人员、新派学生。“嘉宾”是福州近代较为著名的菜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