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年代 >> 中华民国(1912 - 1949)

该分类下有1291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中华民国(1912 - 1949)" 分类下的词条

石厝教堂
编辑:62次 | 浏览:139763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11-30 03:08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2号,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福州英国侨民集资筹建,聘请香港土木工程师T. L. Walker设计,于同治元年(1862年)落成。该教堂原名圣约翰堂(St. John’s Church),因以石砌筑,俗称“石厝教堂”。1990年代起被海军占用作为印刷厂。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12年5月完成修缮。2018年以“烟台山约翰堂”名义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鼓山喝水岩观音阁
编辑:1次 | 浏览:688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12 23:35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的涌泉寺喝水岩东侧,因岩壁有泉水涌出,称“龙头泉”,故先后修建涌泉亭、观音阁,也称“龙头泉亭”。观音阁原存一尊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铜铸观音,重101斤,一口明崇祯十年(1636年)铜钟,重434斤。过龙头泉(涌泉亭、观音阁),即为石门。[阅读全文:]

郭宅维新桥
编辑:2次 | 浏览:11415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19:14

摘要: 该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小学内,建于1936年,为石构拱桥,宽2.3米,长8米,东西走向。两侧有石桥栏,栏板上刻“维新桥”、“民国廿五年 元月吉日立”。[阅读全文:]

三一学校
编辑:24次 | 浏览:141038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5-16 18:16

摘要: 福州三一学校位于仓山区公园路,是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九中)的前身,是福州历史悠久的一所教会学校,建校于1907年,历史可追溯至1878年。[阅读全文:]

阳岐尚书祖庙
编辑:16次 | 浏览:25150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10 23:10

摘要: 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凤鸣山南麓,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原为凤鸣寺,民国9年(1920)由严复倡资重建,改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尚书祖庙”。建筑群占地3805平方米,由尚书祖庙大殿、毓麟宫、忠肃祠三座建筑组成。毓麟宫曾全部倒塌,忠肃祠曾为工厂,现均已恢复重修。祖庙封火山墙,门额有严复题字,内有陈宝琛、郑孝胥、李厚基、叶大庆、王仁堪等书写的石楹联,庙祀南宋爱国志士陈文龙。由戏台、藻井、祭厅、中天井、大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东侧为敏麟宫,由、天井、酒楼、三宝殿、毓麟宫、观音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西侧为忠肃祠, 由屏风门、回廊、天井、前厅、行乐宫组成。回廊上建有钟鼓楼式廊亭,前厅、行乐宫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主祠前方庙埕上建有两座碑亭,重檐歇山顶,四角十二柱。左边亭子立有八通清代重修碑原物,右边亭子立有重修碑复制新建品。阳歧尚书祖庙为福州地区首座祖庙,旧时曾以尚书出海、普渡等活动而闻名。1992年12月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恒和钱庄旧址
编辑:11次 | 浏览:55978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1-29 11:05

摘要: 为福州近代商业世家——罗氏家族经营的恒和钱庄,由罗金城创办,是上下杭鼎盛时期最大的钱庄。建筑占地2791平方米,二落六进、砖木结构,南通下杭路,北接上杭路。[阅读全文:]

鼓岭李毕丽别墅
编辑:2次 | 浏览:10630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28 12:30

摘要: 曾位于晋安区鼓岭梁厝,原为闽海关副税务司李毕丽(E. L. Lépissier)别墅。现已不存。[阅读全文:]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
编辑:32次 | 浏览:81383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27 13:36

摘要: 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为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建于1915年,推测为协和建筑部设计。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现已改造,仍名“青年会”,内部多为餐饮、娱乐商铺。[阅读全文:]

西门麻风病院旧楼(安日间)
编辑:14次 | 浏览:11121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8-19 13:38

摘要: 本建筑建于1910年,为圣公会在西院麻风村设立的柴井医院麻风诊疗所旧址。[阅读全文:]

德俤楼
编辑:0次 | 浏览:3649次 词条创建者:ZERO逐风     创建时间:06-01 12:54

摘要: 位于长乐下洋。民国时期,印居华侨李德俤回乡建造的大厝,双层砖木结构,面积约300平方米,外墙四周青砖加石材,石构件且有传统花鸟浮雕衬托。楼房融合了东方和西方建筑的诸多特点,古朴典雅,体现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在当时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