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荷园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0-23 09:49 历史版本1 2882 7 0 新增内容,修正错误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荷园

荷园内唯一还有人居住的是这栋名为六扇亭的别墅,建于1948年。一楼闲置,二楼是三室一厅的格局,屋内的装饰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荷叶窗、雕花护栏……许多建筑细节依然被完好保留, 60多年楼龄的老别墅,看得出得到了主人的精心呵护,包括园内的几株大树,如今也依然挺拔。
民国年间,去印尼谋生的福清人很多,周昌隆也在早年间去了印尼,从卖布一步步做起,慢慢攒下了财富。民间汇兑需求旺盛,周昌隆看中商机,开办了集大汇兑庄。集大庄创办于民国时期,侨汇业务主要面向印尼华侨。根据1953年县侨联会的一份调查估计,民国时期福清约有8万乡侨,其中印尼为主要侨居国,人数达到5万人。当时,集大庄在福州设有总部,随后周恭铨在福清开设集大庄分庄,负责福清地区的侨汇业务,地点就在荷园内。根据侨汇业的行规,无论汇款数额多少,收款人地址远近,集大庄一律派专人送到侨属手中。业务繁忙时,连周恭铨都要下乡派送。在荷园里,周昌隆的后人至今仍保留着集大庄当年的一些账本资料,翻开一本本昏黄的册页,也就翻开了当年集大庄的辉煌过往。福清县志记载,在解放前,像集大庄这样的侨汇庄多达14家。解放后继续营业的,集大庄仍占一席之地。在周恭铨的印象中,解放后的社会秩序相对较好,即使怀揣财物,也鲜少遇到匪徒抢劫。集大庄的侨汇业务一直做到1958年。1958年,当时的福清县委对私营侨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22名私营侨汇业从业人员纳入中国银行管理,集大庄的5名伙计也在其中。随后,周恭铨去了香港,并定居香港。晚年的周恭铨不喜欢香港生活的密闭,选择回到故土福清颐养天年,荷园的“大隐隐于市”恰恰符合老人的心境。

解放前家族成员合影解放前家族成员合影
六扇亭正面六扇亭正面
六扇亭侧面六扇亭侧面
东侧一建筑东侧一建筑
临街建筑背面临街建筑背面
临街建筑正面临街建筑正面
临街建筑内部临街建筑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