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亭由吴少司空(吴克礼)未仕时建造,现已湮灭。周矶的《水木清华亭记》描绘了亭子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强调水木清华的和谐之美,以及吴克礼的才情与品德使此景得以彰显。多位文人如徐煌、金闻、沈架、沈庆、周鼎、金辅相等,通过诗作进一步赞美了水木清华亭的景致与吴克礼的政绩,展现了其清幽深远的意境及对主人公高尚品德的敬仰。诗作中,螺江之滨的自然风光与亭子的建筑美学融为一体,同时寄寓了诗人对仕途、隐逸、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思君”,分前后两栋,均五脊四坡顶,南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北楼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因其结构精巧,俗称“小姐楼”。北隅为沧趣楼,系陈宝琛珍藏金石书画之所。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其与还读楼之间有小园林,内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凉亭等。1983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洲尾村新马路1号,为建国早期工业厂房建筑。大约在2020年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一支医疗队,1947年创建于山东。1983年,撤销番号,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原螺洲镇螺洲街14号。原址为华严精舍,根据《螺洲志》记载,陈宝琛在此创办过一所小学,名叫“螺洲两等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校址被闽侯县公安局看守所征用,后又改为闽侯县精神病院(闽侯县精神病疗养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州镇吴厝村,始建于明初,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正德、隆庆年间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陈若霖等重修。由大殿、门楼、泮池、棂星门等组成,占地1848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庙内原祀孔子及颜子、曾子、孔伋、孟子(五像己毁)。泮池为半月形,上跨石桥;棂星门石构,三开间,门额浮雕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圆柱上刻有飞龙盘绕、鲤鱼跃龙门。棂星门为福州市文庙中保存最完整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陈氏宗祠东侧,建于1910年前后,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并有花园(现已毁)。花园内有水池、船屋、葡萄架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店前村螺洲街17号,大约由4-5座建筑组成,其中主体建筑高三层。[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