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思君”,分前后两栋,均五脊四坡顶,南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北楼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因其结构精巧,俗称“小姐楼”。北隅为沧趣楼,系陈宝琛珍藏金石书画之所。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其与还读楼之间有小园林,内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凉亭等。1983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吴厝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南偏西15度,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明间以屏风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厅柱为木质,较为高大,两边挂耳。[阅读全文:]
摘要: 杨前道南杨氏宗祠,祠厅和戏台为旧式构架,而门墙、看戏楼和牌位厅为水泥构件。“道南”二字为纪念家族远祖宋代理学名儒龟山先生杨时(程门立雪主角)。 祠厅(拍摄:红衣棒糖人/2015.1[阅读全文:]
摘要: 1987年后为福州机械高级职业学校教学楼,现为福州中银职专教学楼。建筑横向分划为三部分,中间部分带外廊,有社会主义风格的立柱,并有领袖头像山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