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康山里5号,建于民国(约1928年前后),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其中西楼占地540平方米,长27米,宽19.5米;东楼占地300平方米,长20米,宽15米。早期主人钟景竹为华侨,曾任清末至民国盐务系统官员。福州近现代许多著名文化人都曾在可园居住;据说林徽因曾在1928年回福州探母期间寓居于此;此外,原福建医学院教授林梁诚、原福建师大教育系主任、教授徐君藩、福建师院教师罗世方等都曾住在可园。[阅读全文:]
摘要: 挹秀山庄是曾经位于福州仓山岭后街91号(原望耕里1号,现师大体育馆停车场位置),与马高爱医院隔路对望。建筑原主人为陈秀琛先生家族。1957年,福建师范大学将公园路东山别墅(时为师大体育系宿舍)与陈氏家族对换挹秀山庄,陈秀琛先生之子陈国清医生(福州近代著名医师)带领全家迁出,挹秀山庄后长期作为师大教师宿舍。上世纪九十年代,挹秀山庄在上三路的拓宽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原位于仓山区岭下里27号(1950年代门牌号)。已消失。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的黄翼云曾暂住于此。[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施埔路(学生街)南侧,推测原为明道盲童女校的附属建筑;现为福州市盲人院福乐家园。约建于1922年前后,现外立面已贴瓷砖。[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长安路57号”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复园路12号院内(原复园里4号)。约建于50年代,为一座二层砖木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马厂街4号(现马厂后街)。据本站网友涅幼(许灵怡)采访,本建筑原为林炳生(林森之堂侄)宅。1949年后为部队征用,改为福建省军区幼儿园。[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对湖路,始建于清代。1911年1月,在驻福州日本领事和会长三屋大五郎的劝诱下,福州东瀛会馆的会员筹集9000元,在仓前山对湖购买两栋洋房及附近土地;3月,东瀛会馆和东瀛学堂迁入。1943年光复后收回。原址现为福建师大附中宿舍。[阅读全文:]
摘要: 解放后老门牌号为对湖路28号,原为日本东瀛学校职员宿舍。本建筑建于解放后,最初为福建省总工会办公大楼,后调拨给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用作学生宿舍。2011年拆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