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相传最初由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罗星塔是一座空心石塔,位于马尾港的罗星山上,建于明天启年间。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也海上重要航标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据《(乾隆)福清县志》记载:在方民里海口镇城内瑞峰之顶,宋咸淳丙寅年建(1266年),明万历甲申年重修。[阅读全文:]
摘要: 据《(乾隆)福清县志》记载:在镇东卫南门外,明都谏林正亨、总兵刘应宠、举人黄见泰募建。《海口特志》记载:天峰塔,东村垒石七级,高广佛像虽不侔于瑞峰,亦一方胜概也。崇祯甲戌年,都谏林公正亨、孝廉黄公见泰创建,旁有塔寺,当日命名谓之天锋。有人议之日:锋不可露,恐兆两城干戈,丁亥年果罹惨变。今以愚见,可改为“天辅塔”,取九星辅佐之义,两城俱在其右,必获康居。吉凶虽由天数,亦强人谋,勿以某刺谬可也。峰辅同音,谓之天人皆欲避之。古语云:语为吉祥多富贵,是也。天峰塔不知何时消失。后被误认为是现存的海口凤林寺塔,并以“海口天峰塔”名义公布为文物。[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龙江村村边,建于明代,石构。楼阁式,六角,七层,实心。高4.8米。塔刹呈葫芦状。塔身有佛翕,塔檐出挑,凿造瓦垅、瓦当。基座与塔身之间用钢条衔接,开施用少许水泥,保存完好。1995年4月公[阅读全文:]
摘要: 文光宝塔原在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东南的鳌顶峰巅,这里还有魁星岩、飞来石、龙观井、自成桥等名胜古迹。文光塔因年久失修,部分构件残损毁佚,1982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其移置于山戚公祠边。2015年5月13日,热心村民向市文化部门申请将塔迁回原址,2018年9月28日,宝塔运抵原位,于2019年4月21日修复成功。 塔始建于北宋年间(960-1127)。平面呈八角形,计七层,楼阁式实心石构,通高约8米。塔座八角形,周长6.67米,枋面分别饰以云纹等图案。第一层南面塔身门额上阴刻有直下右读“文光宝塔”楷书塔名。塔身逐层略有收分,塔檐平直伸出,出檐较长,檐面雕凿勾头、滴水。每层各面塔身辟有佛龛,内浮雕有佛像,造型端庄古朴。八角攒尖顶,上置相轮塔刹,塔外观淳朴稳重,雕刻精致,但风化严重。塔刹与基座为迁移时所造。 民间传说,北宋年间,城门这个地方住着郑、林两大姓,他们以耕织为生,经常受到官府衙役的欺凌。乡人希冀郑、林学子能为家族争气,高中进士、举人,以图当个大官,以解任人摆布遭受欺压的“窝囊气”。于是,请堪舆家选址,在城门山巅建造一座石塔,象征一支笔,厚壤镇邪,[阅读全文:]
摘要: 旧名塔林,俗称雁塔。位于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又称珠山)之巅。八角七层实心花岗岩建造,高约10米,座宽3.2米,台基为双层须弥座承托,顶有五轮塔刹。每层刻一至三尊盘坐莲台佛像,转角有大力士肩负塔身,其间镌刻双龙戏珠、丹凤朝阳、花草、飞天及古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