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路通桥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门额虽写做“武圣庙”,内部实际供奉着五灵公。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祀史[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苍霞洲文通弄17号,为英国圣公会福建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1924年改建,1927年竣工,为单层砖木结构、维多利亚哥特式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29号弄5号,为烟台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间,该建筑功用屡有变化,明确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宝顺洋行、同珍洋行、汇丰银行、基督教青年会、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美丰银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私立协和大学和福建美丰银行时期。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4米,立面宽七间。原为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二层及屋顶后经改造,增加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味的出檐、翘角,但屋顶仍然有壁炉的烟囱突出。 2013年1月,本建筑以“私立协和大学旧址”名义归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东山宫二、建筑创建: 嘉熙三年(西元1239年),中房陈苏十五世孙陈庆抗金战死沙场,年十八岁,因功敕封为“都统伏魔太尉”,配享于显佑嘉应侯王宫,并改名为太尉宫。后民间又在在河洋(今中房)[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洋中街道达道路达文二里河上。建于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石构平梁桥,单孔,南北走向桥梁,桥长15.7米,宽5.7米。桥板有“同治丙寅年季秋吉旦造”镌刻。保存较好。[阅读全文:]
摘要: 亦称尊王宫,建于清嘉庆十年(西元1805年)。原址在山仔水库淹没区,于1993年用原木石构件、按原样移迁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东风村龙宫坞。依山临水,坐西北向东南,面宽17.30米,进深19.50米,分前[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文庙,位于圣庙路,是福州的人文中心,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澳门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为纪念林则徐的祠堂。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塔巷10号塔巷北面东段。电灯公司旧址东边8号为陈若霖故居,巷内西侧有长汀试馆、王麟故居等文物点。塔巷电灯公司旧址位于塔巷东段北面,面积约1270平方米。旧址始建于明天启(162[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马尾区青洲村,为一处清代民居。2019年,青洲村整体拆迁建设青洲新苑安置房,该处为村中唯一保留的建筑,计划修缮用于居民文化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