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闽王祠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28 15:26 历史版本5 3176 2 0 全文编辑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闽王祠

  闽王庙在今福州市区中心的庆城路,是1100多年前开发福建有功的闽王王审知的纪念堂。

  王审知(862-925),河南光州固始人。青年时与兄王潮及弟王审珪参加军队,並转战到福建,于王潮死后接任威武军(福建)节度使,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封为闽王。当时有人欲拥立王审知称帝,为王审知所拒绝,谓“我宁做开门节度使,不做闭们天子”。
    王审知治闽期间,修好邻近,轻徭薄赋,省刑惜费,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海外贸易,招纳中原名士前来共同开发福建,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被喻为“海滨邹鲁”、“文儒之乡”,因此被后世誉为“开闽王”。

閩王廟閩王廟

    他还主持修建了福州子城(重修)、罗城`、月城、夹城,使福州城比原来扩大了七倍。
    王审知逝世后,后晋开运三年(西元946年)人们把他的故居改为祠庙,永久奉祀。宋开宝七年(西元974年)吴越刺史钱显奉钱俶命重修府第为忠懿闽王庙,元代庙毁,明万历二十九年(西元1601年)奉旨重建,改称闽王祠,清末及民国初均重修。
    历史上的闽王庙曾经甲第连云,规模很大,后在庙中创办____学校(福州市第十九中学),庙产渐被侵蚀,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只剩下两路四进建筑。

文物保护碑.火焰山摄文物保护碑.火焰山摄

    闽王庙东路为主庙,共四进,大门为福州传统祠庙常用的屏风式门楼墙,共三个拱门,中门上方嵌两块立式石碑,上面一块为“奉旨祀典”,说明着是一座列入官方祭祀的庙宇,下面一块为“唐闽忠懿王庙”;左侧门(东)上嵌横石碑书“崇德”,右侧门(西)上嵌横石碑书“报功”。门前有抱鼓石、石狮、石围栏等。进门首进为庭院,庭院正面为一平头墙,三个拱门与庙门相对应。旧时为春季仪式乞土之处,东墙嵌有“乞土胜地”石碑。
    过平头墙为第二进,正面围墙仅有左右侧门,中门已堵。左侧建有碑亭,内置“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碑高4.90米,宽1.87米,立于唐天复三年(西元 960年),于兢撰文,王倜书写。碑文记述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前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政绩,还记载有当时福建与苏门答腊岛往来的史料,是研究“闽国史”、五代史的重要文物资料。
    六七十年代拓宽庆城寺路时,闽王庙首进被拆毁,庭院近半被道路占用。门前铺地石板、抱鼓石、石狮、石围栏等为文物部门保存。1982年闽王庙恢复维修,将平头墙拆除,使首进与第二进合为一进,按原样重建庙门,恢复抱鼓石、石狮、石围栏等。二三进隔墙正门被堵,仅保留左右侧门。墙正面嵌某书法家的“绍越开疆”四块石碑。
    第三进为正殿,五开间抬梁式结构,单檐歇山顶。内祀闽王王审知。正殿现改为展览厅,中央一尊王审知像,周围陈列着从王审知的宫殿遗址和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唐碗等文物。正殿前庭院两侧为厢房,一度用作创办福州市古建筑设计院,现为王氏宗亲会使用。
  第四进为拜剑阁,建于近代,两层砖木结构,七开间券廊式,后院极狭小,后墙上嵌有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的“重修忠懿王庙碑铭”。
  拜剑阁西侧院有董太夫人享堂,五开间单层歇山顶,现已修复。
  董太夫人享堂前,正殿西侧位置,原有拜剑台古迹,今废,遗址上建有一座三层住宅楼。
  拜剑台往前直到临街位置,原为附属花园,临街原有庙宇式门墙,上书“拜剑台古迹”。如今西花园中均为违章搭盖,门墙的门楼、碑额均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