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可园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7-18 11:28 历史版本10 4493 3 0 修正错误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可园

一、建筑名称:可园

二、建筑创建:

  本建筑创建时间约在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左右,创建者钟景竹曾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该建筑的设计者、施工者目前均未发现资料记载。但根据该建筑的形态及是大背景,估计并未聘请专门的建筑师进行设计,而是由本地施工队根据习惯做法施工。

  本建筑周边尚有以园、梦园、爱庐等,建设时间与建筑风格均很接近。

  从这批建筑的形态特征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集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即在一个统一的项目下,又划分为多个土地单元,由不同的投资者购买建设。这些投资者又都将房子建成单元式公寓,全部或部分用以分拆出租(或出售)。

三、建筑衍变:

  据有关资料,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林长民长女林徽因与梁启超子梁思成成婚,将往东北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行前返榕探母,在榕期间未居于祖宅而居于此处。此时可园刚建成,其所居为自购产业、家人购买或朋友产业,目前尚未能确定。

  民国中后期,青年作家徐君藩居于可园,写作、编辑文章书籍等,颇有影响。徐后为福建师大教育系主任、教授; 

  据载,福州基督教家庭聚会的创办人、也是福州教会的七位同工之一的王连俊,在可园亦有住处,并曾经在此传道。

  当前可园的居住者有洪、李、张、林四家。

四、建筑形态:

  可园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内楼占地540平方米,底层有券廊,建筑时间有可能早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外楼占地300平方米,分成四个公寓单元,每单元一开间。院落呈哑铃形,大门为石库门式,位于外楼前院。

可园正门(来源:囊邮斋)可园正门(来源:囊邮斋)
1994 火燄山攝1994 火燄山攝


五、基础数据

【所在位置】 康山里5号
【建筑名称】 可园
【建筑质式】 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 轻度破损
【建筑年代】 民国十七年
【性质功能】 居住
【建筑形式】 英式
【建筑作者】 不明
【建筑规模】 内楼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外楼300平方米,长度20米,内楼宽度19.5米,外楼宽度15米,层数3层,高27米,
【建筑环境】 院内绿化丰富完好,临近有以园、梦园等。
【所有单位】钟景竹、钟春辉
【当前所有】公私参半
【使用情况】 公私参半
【价值评估】 钟氏华侨钟景竹为原清末至民国盐务系统官员。1928年著名建筑师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回福州蜜月,曾在此居住过。

康山里5号

六、其他资料

1、根据海峡都市报对可园老住户林信国先生的采访,可园走出的名人甚多,摘录如下:

  “我曾寓居的“可园”,老房主叫钟景竹,曾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1928年8月,著名建筑学家、作家林徽因回福州探母,曾寓居在此。这里的老住户,颇有不少文化名人,如医学博士、原福建医学院教授林梁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活跃于文坛的青年作家、后为福建师大教育系主任、教授徐君藩;还有原福建师院教师罗世方,是中国极少数精通梵语的专家,在他逝世后的1990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他的著作《梵语课本》。我国大陆地区目前成系统的梵语书,只有罗世方的《梵语课本》和季羡林的《基础梵语课本》。2001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发行了罗世方的《梵语诗文图解》。罗世方的长子罗建文,也是从这里出发,先后担任过中国围棋队男队的主力队员、中国围棋协会副会长、中国围棋队女队总教练。“文革”后恢复高考,可园里又走出了一批年轻人。洪家的长子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李家的次子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后公派留美。张家的长子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毕业,现在是该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即张永前教授,毕业于福州高级中学)。次子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后来在母校读完硕博,现在国防部任职。”

  另据载,福州基督教家庭聚会的创办人、也是福州教会的七位同工之一的王连俊,在可园亦有住处,并曾经在此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