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屏山镇海楼旧址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3-13 00:50 历史版本8 5908 6 0 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屏山镇海楼旧址

 

刚建成的镇海楼 火燄山  2008刚建成的镇海楼 火燄山 2008

  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都尉王恭主持修建福州府城,将北段城墙由梁夹城的沿山而筑改为跨屏山而筑,并在山顶建造“样楼”,作为各城门门楼的榜样,城成后更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制高点,为城北的标志,也是福州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样楼观海”曾是州西湖外八景之一。

《榕城考古略》:明初,跨山筑城,建楼于其上,曰样楼,今更名镇海楼。上祀真武。

2009  火燄山2009 火燄山

  镇海楼历经六百余年沧桑,九建九毁,但每次重建都严格遵守原来的尺寸,“尺无所短,寸有所长”,变化不超过一尺。唯一的一次是咸丰十年(西元1860年)楼遭雷击之后重建,宽度缩减了三尺,结果仅30余年便坍塌,为史上最短命的一回,官民多认为为这是原有的尺寸被改变造成的,因此光绪十八年(西元1892年)再次建造就恢复了旧制,陈宝琛为题写碑文。民国22年(西元1933年)镇海楼再次失火,十九路军忙着发动“福建事变”,未修复镇海楼,而是将其改建为碉堡,造成北山虚处13年之久。民国三十四(西元1945年)年抗战胜利,翌年,重修镇海楼并设林森纪念堂。公元1970年当局认为镇海楼目标显著,敌机可借以确定新迁入的省政府位置,将其拆毁。此后36年镇海楼有记无楼,成为福州市民心头的一大缺憾。直到公元2006年底再次开始重建,2008年春竣工,2009年正月正式开放,终于弥补了这个缺憾。

內景  火燄山  2009內景 火燄山 2009
  镇海楼的尺寸,按清谢章铤《重建镇海楼碑记》的记载,“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广十三丈七尺,周边城墙厚五尺三寸。”如果按现行的长度制式换算,其高度大约为21米,深约24米,宽约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左右。

镇海楼远眺 火燄山  2009镇海楼远眺 火燄山 2009

  2008年重建的镇海楼楼体由基座层、台基层及二层楼阁组成,除增加了一个高10米的台基外,其他均严格遵守了历史的尺寸;基座层内设地下宫,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筑此楼以寓北斗之水厌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

镇海楼远眺 火燄山  2009镇海楼远眺 火燄山 2009

  从建成后效果看,无论其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都是合适的,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总体格局,再现了福州镇海楼的雄姿;从楼阁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得到了各方的基本认同。

 

附录一:重修镇海楼记

   镇海楼,据福州北城屏山之巅,始创于明洪武间,初称样楼,盖环城诸门楼之范式也。后易今名,累代承沿,阅六百余载矣。古者建楼,必考形势而寓义理。观之以势,州城北高南卑,楼则雄峙北端,凭楼南望,于山、乌山交护左右,白塔、乌塔掩映其上,蔚为春花竞艳,秋月留香,南门之秀气郁然锺焉。复引目延眺,闽江清波横漾,若玉带蜿蜒,东注向海,时有渔舟唱晚,洋舸遥徕,江海之豪气廓然蕴焉。察之以理,楼名镇海,其指盖亦深矣。闽峤临海,夏秋台风,频或致患;又江海天隅,畴昔海氛偶作,间扰皇州,民颇虞之。楼之所镇,其在绥海宇、致和瑞乎?善矣前贤语曰: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惟世运迭更,明清以降,楼屡遭毁,幸亦屡获重修。考清光绪间复建之楼,于民国二十二年罹火毁圮,后改建乡哲林森纪念堂。公元一九七○年,有司因故拆除。兹逢新纪晖光,省市主政以承风敦俗为务,秉民意,振宏纲,广延多士,醵集资金,重为建楼。楼式循依旧制,尊崇古道也;楼基拔升十米,庶便瞻瞩也。兴工于二○○六年十二月,经营弥载,始克告蒇。於乎!后之登楼者,其临高骋怀,遐览物华盛景,遥睇天风海涛,将谓吾州之福,宜有系于斯楼欤?

镇海楼老照片,可见城墙和七星缸镇海楼老照片,可见城墙和七星缸

附二:《镇海楼记》  清 谢章铤

  镇海楼者,建北城之标,障北山之,禳荧惑,塞幽阴,非徒饰形势、壮游观也。高卑广狭,尺寸皆有规制,高六丈有三尺,或曰五丈有九尺,深七丈有二尺,广十三丈有七尺,缭以周垣,厚五尺有三寸。自明以来,迭毁迭修,皆如制。咸丰十年又毁。修者恣停意见,较旧忽卑三尺,又不坚固牢实,日就陵迟,屡议改作,迄今乃成。按之旧制,尺无所短,而寸有所长。兴工于壬辰十月,落成于癸巳九月,费白金一万八千八百余两。自将军希侯、总督谭公以下皆有殚劳。其详例载碑阴,财力之多艰,议论之不一,幸而得成,其可忘耶!且夫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