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洋头口西洋建筑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02 15:59 历史版本6 5612 8 0 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洋头口西洋建筑

建筑立面(拍摄:nenva,2007年3月)建筑立面(拍摄:nenva,2007年3月)



 

建筑背立面(拍摄:nenva,2007年3月)建筑背立面(拍摄:nenva,2007年3月)



 

建筑内部(拍摄:nenva,2007年3月)建筑内部(拍摄:nenva,2007年3月)



 

屋顶细部(拍摄:nenva,2007年3月)屋顶细部(拍摄:nenva,2007年3月)



建筑外观(拍摄小飞刀于2005年11月)建筑外观(拍摄:小飞刀 于2005年11月)




建筑外观(拍摄小飞刀于2006年3月)建筑外观(拍摄:小飞刀 于2006年3月)




 

工业路4号西洋建筑,为洋头口拆迁中最后一座消失的历史建筑。建筑位于洋头口立交桥西北角,主入口面南、临街。有福州近代建筑典型的八角楼。该建筑在2006年开始的茶亭改造工程中被保留;在公布的茶亭规划中也标记为“修缮保护”,但在2008年7月仍遭拆除。

《海峡都市报》2007年10月的报道部分印证了这种说法,全文摘录如下:

“快来,快来,这地下埋着个宝盒啊!”

昨日下午3时许,福州洋头口立交桥附近一工地里,几个工人在工地上的一个青砖老洋房里寻铁时,无意间发现地下埋了个木盒子。

这个盒子宽约10厘米,长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拨开尘土,其表面朱红色的漆依然红润。

里面装的是什么?望着这个充满神秘的盒子,工人们作着种种猜测。最后,大伙儿轻轻打开了盒子,定睛一看,原来里面是一个闹钟、一本厚厚的记录本和一张1967年5月17日的《福建日报》。

主持人到现场一看,闹钟高约12厘米,宽5厘米,长约8厘米,上面有铜质的提手,正面有精巧的纹饰,表面除可以显示时间,还有用于定时的小表,闹钟底座下还有依然清脆的铃盖。闹钟后面可以打开,机械转轮一览无余,而闹钟两侧则是透明玻璃,即使不打开后面,从两侧也可以清楚看到机械轮转动的状况。虽然指针已经生锈不能动弹,但是内部看过去依然保存完好。

那本记录本上则是按照竖条文格式,从右到左毛笔书写着:“××宝号,××刀”等内容,像是商铺的记账本。

最后,大伙儿觉得这些物件年代并不久远,决定把它们交给施工方处理。

该建筑历史并无记载。根据nenva父亲的回忆,该建筑原本为某银号。这与报道中“XX宝号”的说法似能对应(“宝号”是旧时钱庄的名称)。查《台江区志》,民国22年(1933年)洋头口钱样店仅有“元昌”一家,资本1000元。

报道中的1967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五·一六通知》。这是在一年前的1966年5月16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由于这是党内文件,一年后才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公开发表。具体内容可参考维基百科的词条:五·一六通知。当天的《福建日报》应也全文刊发了《五·一六通知》。这象征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开始。

在通知发布后两天,第一山房邓拓故居)的主人邓拓,在北京家中服药自杀身亡。

洋头口老房的主人在盒子中留下了账本、钟表和载有《五·一六通知》的《福建日报》,其中有何深意,不得而知。

群友小飞刀的博客记录了该建筑拆迁时的情况,可见参考文献《洋头口八角楼祭》。

老房中挖出的闹钟、报纸和账本(来源:海峡都市报)

 

福州洋头口

【所在位置】
工业路4号(已拆除)

【建筑名称】
洋头口西洋建筑

【建筑质式】
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
基本完好 (已拆除)

【建筑年代】
民国初期

【性质功能】
原有建筑性质:商业居住
现在建筑性质:居住

【建筑形式】
西洋民居风格

【建筑作者】
不明

【建筑规模】
建筑占地面积:322平方米
建筑层数:3层
建筑高度:11米
建筑长度:20米
建筑宽度:16米
(含地下室)

【建筑环境】
周边建筑环境:临交叉路口。
周边绿化环境:少植被。
周边人文环境:相对独立。

【所有单位】
原有(曾经)产权人:资本家
现有产权人:房管 

【使用情况】
一般维护
原有使用内容:商业居住
现有使用内容:居住
使用人:住户
管理人:住户

【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该近现代建筑风格较典型,建筑保存较完整。
科学价值:具有一般价值的研究福州市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载体。